平时生活中,大家都很注重养生,也会延续一些老的习惯和所谓的“养生秘籍”,比如:多喝果汁比吃水果好,鱼要现杀现吃的好……老一辈的营养食谱渗透进了我们的生活,然而,这样的生活方式到底好不好,真的有益身体健康吗?天府早报记者向四川省肿瘤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左明求证,为大家一一解开谜底。
误区一
食物相克
并没有医学证据
随着社会网络化的逐步推进,网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专家”,纷纷为大家总结出,哪些食物和哪些食物之间不能混在一起吃;或者一前一后吃,会产生各种不良的反应,甚至中毒等理论,左明医生说,这是一种悖论,并不存在医学证据。造成不良反应的原因只有以下几点:
1.食物没有洗干净,或者存在变质现象。例如,虾蟹等海鲜没有洗干净,没有煮熟就吃,就会存在细菌和寄生虫,危害人们身体;
2.自己本身就有疾病。比如,慢性疾病和肠道易激惹综合症,患病者就比一般人更容易吃坏肚子,所以应忌口;
3.过敏反应。往往是因为自身体质问题,对某些事物产生不良反应,而不应该把这种归于食物相克的结果。就像大部分欧洲人对花生过敏,我们周围有些人对海鲜过敏一个道理;
4.乳糖不耐受。这种现象大部分存在于小孩中,他们缺乏乳糖脱氢酶,就需要选择不含乳糖的奶粉饮品等,来避免难以消化乳糖而产生的腹泻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