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2017中国成都非遗节开展两日人气爆棚 主会场迎客10万人次
2017-06-12 17:55:25  |  新闻中心 旅游频道成都旅游 

上午8点,离国际非遗博览园正式开园还有一个小时,门口的领票点早已排起了长长的队伍。6月10日,第六届非遗节拉开帷幕,以“世界风、中国节、中国戏、中国艺”为主线的各项活动也相继启动。据成都商报记者了解,10日、11日共有近10万人次来到非遗博览园主会场参与各项节会活动,感受非遗魅力。

此外,成都9大分会场和非遗展演进社区活动也相继开展。作为本次非遗节的亮点活动,传统表演艺术进社区交流展演,将走进成都市22个区(市)县的326个基层社区,实现群众零距离接触非遗。值得一提的是,社区覆盖面之广,演出队伍之多,创历届之最,让非遗节真正成为“文化的盛会,人民的节日”。

成都商报记者 谢礼恒

《公约》展

展示非遗保护重大成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发展历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瑰宝。为了更好保护和传承发展非遗,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旨在保护以传统、口头表述、节庆礼仪、手工技能、音乐、舞蹈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向公众系统介绍《公约》的理念和成就,本届非遗节专门设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展、中国履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回顾展和成都国际非遗节十周年回顾展,通过图文展示和典型案例相结合的展陈形式,以“世界风”为主线,从介绍《公约》总体内容,到展现文化部、成都在践行《公约》方面的积极行动。

《公约》展位在五洲情会展中心一楼,蓝白相间的整体色调,显得既简洁大方又庄重肃穆。据了解,该展览采用中英文对照形式,重点展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遗的重大举措和保护成果。在该展览区域,民众可以了解《公约》的诞生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从1966年《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直到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经历了整整37年才最终形成。在该展览的第一单元,详细介绍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截至目前,全世界共有42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作365项,急需保护的非遗名录47项,优秀实践名册17项。其中,中国共入选39项,代表作31项,急需保护的非遗名录7项,优秀实践名册1项。

在该展区,还重点展示了2003年入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的古琴艺术。古琴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艺术并不仅仅指古琴这种平置弹弦乐器,它由琴制、琴弦、琴谱、琴曲、琴史、琴歌、琴社和琴派等构成。在展览现场,详细展示了古琴制作各种工具及制琴的步骤,同时还有古琴艺术节现场表演,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欣赏。

本文共3页 123
来源 成都商报  |   作者 谢礼恒
点击阅读更多【非遗节】新闻
2017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圆满落幕 300余万人现场观展8100多万元交易总额
2017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圆满落幕 300余万人现场观展8100多万元交易总额
非遗节少儿川剧展演小演员传承古老艺术
非遗节少儿川剧展演小演员传承古老艺术
重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非遗表演团队带来重庆号子表演
聚焦2017非遗节:多元文化 汇聚成都 国际范十足
聚焦2017非遗节:多元文化 汇聚成都 国际范十足
聚焦非遗节:非遗作品登记授权活动在主会场非遗博览园举行
聚焦2017非遗节:19个国家和地区的31个手工艺项目进行展示展销
聚焦2017非遗节:19个国家和地区的31个手工艺项目进行展示展销
第七届成都市蜀绣技能大赛在郫都区蜀绣公园举行
第七届成都市蜀绣技能大赛在郫都区蜀绣公园举行
2017非遗节主会场现场火爆异常 异国风情演出受追捧
[下篇文章] 罗强主持召开大气污染防治工业减排现场督办会
[上篇文章] 天台山景区道路改造全线完工将与平乐古镇共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