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2017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圆满落幕 300余万人现场观展8100多万元交易总额
2017-06-19 09:39:23  |  新闻中心 旅游频道成都旅游 

丰富多样 向世界展示中国非遗魅力

热闹欢腾的中国节、精彩绝伦的中国戏、巧夺天工的中国艺——本届非遗节中国非遗展部分首次抛开地域概念以“中国节、中国戏、中国艺”为主线,全面生动地诠释了中国非遗魅力和保护成果。

“春节”的旱船、舞龙、舞狮;“清明”的都江堰放水节;“端午”的老山歌演唱……39场关于中国“二十四节气”的活态展演每天都在博览园主会场轮番上演,这也是非遗节上首次把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的“二十四节气”作为独立内容集中展示,体现了中国尊重自然以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

在非遗节“中国戏”的舞台上汇聚20余种中国民族民俗表演形式,非遗博览园内的87场戏曲歌舞展演,充分展现出中国非遗保护在保持文化民族性、尊重文化多样性、体现文化时代性上所取得的成果。

不同于展示、展演、展览、学术交流等传统形式,本届非遗节还首次出现了竞赛的形式,在中国传统工艺新生代传承人竞技与作品展上,9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场竞赛、304位来自全国的新生代传承人同台竞技,机会难得,场面震撼,堪称一场中国传统工艺的盛典。

创新创造 探索非遗传承和产业发展有效路径

在本届非遗节上,文化部“研培计划”和传统工艺工作站首次集中进行成果检验、首次举办非遗项目授权洽谈活动……

在“中国传统工艺设计暨研培计划成果展”上, 57家研培参与高校和5家传统工艺工作站通过680余件(套)作品,首次集中接受公众“大检阅”。该计划由文化部和教育部共同实施,是我国在探索保护以非遗为主的传统手工艺,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实现为民族传承,为生活创新的一项重要举措。

在本届非遗节,首次开展的非遗作品授权展上,现场登记授权2000余件,成功签约500万元,授权意向签约1400万元。版权授权是提升产品附加值的重要方式,引入版权登记,既为传统非遗项目传承发展保驾护航,又是非遗的现代化发展之路探路者。

文化惠民 民众在家门口接触优秀传统文化

非遗产生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以“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为主题,遵循“走进生活、活态活力”理念的本届非遗节,让非遗走进了街道、走进了社区、走进了市民的生活。

9天时间里,除主会场非遗博览园的各项展演活动外,成华区等9大分会场同步开启非遗主题的狂欢盛宴,来自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40支演出队伍和来自13个国家的16支演出队伍足迹遍布全市22个区(市)县的326个社区,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簇拥在蜀绣、剪纸、棕编等非遗传承人的身边,近距离体验传统工艺的魅力。

据成都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非遗节结束之后这项活动仍将保留并且以本地的文化表演为主。本报记者 王嘉 李雪艳 摄影 谢明刚

本文共3页 123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王嘉 李雪艳
点击阅读更多【非遗节】新闻
2017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圆满落幕 300余万人现场观展8100多万元交易总额
2017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圆满落幕 300余万人现场观展8100多万元交易总额
非遗节少儿川剧展演小演员传承古老艺术
非遗节少儿川剧展演小演员传承古老艺术
重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非遗表演团队带来重庆号子表演
聚焦2017非遗节:多元文化 汇聚成都 国际范十足
聚焦2017非遗节:多元文化 汇聚成都 国际范十足
聚焦非遗节:非遗作品登记授权活动在主会场非遗博览园举行
聚焦2017非遗节:19个国家和地区的31个手工艺项目进行展示展销
聚焦2017非遗节:19个国家和地区的31个手工艺项目进行展示展销
第七届成都市蜀绣技能大赛在郫都区蜀绣公园举行
第七届成都市蜀绣技能大赛在郫都区蜀绣公园举行
2017非遗节主会场现场火爆异常 异国风情演出受追捧
[下篇文章] “我们的雪山,我们的成都”4位专家讲述“雪山情缘” 呼吁守护好成都这片美丽家园
[上篇文章] 西南医大绘制团队火了医学插画走红 专业人士揭秘行业前景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