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有效地管理污染源?“目前,全市对污染源实施台账式管理。”据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一河一策、一河一图”“一河一表、一河一档”要求,各责任区建立了黑臭水体治理台账,将辖区内河渠总数、长度、黑臭水体数量、排污口数量、污染源覆盖区域及针对性措施纳入台账内容,做到完成一个污染源治理,销号一个污染源;完成一段河渠治理,销号一段黑臭水体。
如何多渠道增加环境用水?据悉,第九污水处理厂已有30万立方米/日的再生水用于补充清水河、肖家河环境用水;第三、四、五、八厂扩能提标改造工程已稳定运行,处理规模由每日40万立方米扩容至每日75万立方米,出水水质由一级A标提升到地表Ⅳ类标准(不计总氮)。再生水管道、泵站工程等前期工作正抓紧推进,力争2017年底前启动建设,为城区缺水的中小河道补充环境用水。
加大督促检查力度
营造良好治水氛围
如何加大督促检查力度?据了解,成都市水务局将会同市委督察室、市政府督察室、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督查力度,定期通报治理进度,督促各责任区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高质量地推进治理工作,高标准地完成治理工作。对因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力、整改不及时、管护不到位,导致治理目标未按时完成的,要严格追究责任。
如何加强执法监管?据介绍,成都市水务局将督导各区(市)县加大对河渠沿岸小作坊、餐饮店、农家乐、洗车场、屠宰场、洗砂场、养殖场等违法排污企业的清理整治,严厉打击各种偷排漏排和超标排放违法行为;进一步严格建筑工地监管,依法查处随意破坏排水设施的行为,确保排水系统稳定运行。
如何营造良好氛围?“我们鼓励社会团体、志愿者和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河渠水环境治理与管护,共建共享治理成果;建立河渠水环境有奖举报制度,公开举报、投诉电话,及时受理查处破坏水环境的违法行为。”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