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成都江东民居小区居民为老人送汤坚持三年每月至少一次
2017-08-07 09:57:41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蓉城百态 

定制 根据老人口味改进汤品

一道汤要熬成,需要8个小时,通过10个人之手。最初那一年,送汤小组有12个人,但是一年之后,因为太辛苦,有4个人退出了。

“一道汤看着很简单,但是做起来比较复杂。”周云仙说,最初一年,熬汤在一户居民家中完成,给20元一次的使用费。很快,这家居民有意见,改在小区居民活动室进行。

记者看到,居民活动室没有专用厨房。每次熬汤,把电磁炉往地下一摆,插上电,把铁锅炖上,根据小组成员商量好的汤品准备好食材,开始熬汤。

最近,两名小学生也加入了送汤小组,小组成员变为10人。而在此前,8名小组成员中,最小的57岁,最大的68岁。

炖汤送汤,进行了三年多,也改进了很多地方。周云仙说,刚开始大家都不了解老年人胃口、鸡鸭排骨肘子筒子骨轮流炖,几个月后,有老人不满,甚至怀疑他们作秀。“有老人说,都没炖耙,咋个吃?不是作秀是什么?”

从此,汤中基本不会出现筒子骨。因为有碎骨怕老人卡喉咙。熬汤小组后来慢慢摸着了门道:以往都认为老年人不爱油荤,事实上,小区大部分老年人偏爱有点油的汤。

“现在我们熬鸡汤,都会加一点猪肉,让汤偏油一点。”周云仙说,经过三年多的尝试,目前已经基本摸准老年人的口味,夏季的汤以消暑为主,冬季则滋补一点。

汤熬好,10个人分成5个小组,两人为一组,一家一户地送。一人负责端汤,一人负责记录反馈意见。1个小时内,汤可以全部送完,正好赶上居民晚饭时间。

本文共3页 123
来源 成都商报  |   作者 钟美兰
点击阅读更多【邻里】新闻
金牛区某小区麻将馆扰民 二楼告他上法庭要求停止噪音扰民
双流邦泰华府公馆小区门口道路上近20辆车被喷漆
双流邦泰华府公馆小区门口道路上近20辆车被喷漆
西南财经大学成渝经济区发展研究院院长、成都市社科联主席、经济学博士、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继瑞:积极引导社区及环保力量 让“邻避情结”变“迎臂效应”
成都江东民居小区居民为老人送汤坚持三年每月至少一次
成都江东民居小区居民为老人送汤坚持三年每月至少一次
成都武侯区晋阳社区搭建闲置物共享平台 邻里关系更亲密
成都武侯区晋阳社区搭建闲置物共享平台 邻里关系更亲密
双林路一院落居民屋外被人写满“去殡仪馆” 八旬老人:已报警
华阳街道蓝山美树小区中秋坝坝宴相聚邻里情
武侯区紫藤路商铺招牌被楼上排水泡变形?“祸水”哪来双方各说各
[下篇文章] 成都诚信驿站无人商店每周收入数百元 诚信书吧一本书都没有丢
[上篇文章] 两男子发布虚假货运信息 明目张胆运走云南蒜农32吨蒜种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