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成都江东民居小区居民为老人送汤坚持三年每月至少一次
2017-08-07 09:57:41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蓉城百态 

传递 将推广到其他18个小区

甘叔蓉和王章学今年78岁,平常就两人居住。甘叔蓉有“三高”,每天需要打胰岛素,两个老人除了买菜,基本不出门。

“儿女都忙。儿子长期出差,女儿只有周末来看望。”甘叔蓉说,送汤小组都是年纪相近的,送了汤拉会儿家常,心里舒畅,因为有“三高”,送的汤她不太敢喝,基本上都是老伴在喝。

“好喝,炖得软耙,味道不错。”王章学说,现在天气这么热,送汤小组特别辛苦。“其实不用送汤,来跟我们聊聊天就挺好的。”

今年年初,因为社区合并,送汤工作一度中断了两个月,不少老人还专门问起:“汤呢?咋个没有汤了?”周云仙说,老人的惦记是对送汤工作最大的肯定。

“针对小区的实际情况,未来我们可能会开展一些老人集体生日会、养生坝坝宴。”为送汤小组提供经费支持的锦江区翱翔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站点主管赵文菊说。

据了解,目前每月靓汤的费用,来自成都锦江区翱翔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向锦江区社会组织发展基金会申请的“幸福牛沙、共建共享”社会组织发展基金,每个月200元左右用于购买材料,实报实销。

“送汤活动开展了三年多,受到了小区老人的一致好评,这个项目已经趋于成熟和稳定,我们打算在其他18个小区推广。”牛沙路社区副主任杜安昆表示。成都商报记者 钟美兰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文共3页 123
来源 成都商报  |   作者 钟美兰
点击阅读更多【邻里】新闻
金牛区某小区麻将馆扰民 二楼告他上法庭要求停止噪音扰民
双流邦泰华府公馆小区门口道路上近20辆车被喷漆
双流邦泰华府公馆小区门口道路上近20辆车被喷漆
西南财经大学成渝经济区发展研究院院长、成都市社科联主席、经济学博士、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继瑞:积极引导社区及环保力量 让“邻避情结”变“迎臂效应”
成都江东民居小区居民为老人送汤坚持三年每月至少一次
成都江东民居小区居民为老人送汤坚持三年每月至少一次
成都武侯区晋阳社区搭建闲置物共享平台 邻里关系更亲密
成都武侯区晋阳社区搭建闲置物共享平台 邻里关系更亲密
双林路一院落居民屋外被人写满“去殡仪馆” 八旬老人:已报警
华阳街道蓝山美树小区中秋坝坝宴相聚邻里情
武侯区紫藤路商铺招牌被楼上排水泡变形?“祸水”哪来双方各说各
[下篇文章] 成都诚信驿站无人商店每周收入数百元 诚信书吧一本书都没有丢
[上篇文章] 两男子发布虚假货运信息 明目张胆运走云南蒜农32吨蒜种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