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都区:
源头管控与污水治理齐发威
为进一步提升郫都区水环境质量,郫都区水务局深入实施黑臭水体治理,严格落实河长制管理,狠抓源头治理,打造生态治理样板。
垃圾漂浮,污水横流,这是杨泗堰曾经的“丑陋模样”,但经过综合治理后,如今的杨泗堰摇身一变,成为了一条绿草丛生、鲜花烂漫的生态沟渠。怎样打造杨泗堰治理样板?
据郫都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采用PPP模式,新建污水管网370米,治理下河排口13个,清除黑臭老泥1200立方米,垃圾淤积物230立方米。同时,在传统沟渠整治模式的基础上,引入生态修复环节,采用“清水补给”+“岸线修复”+“就地净化”的方式,恢复水体生态系统自净能力,打造河道生态景观。
近年来,郫都区逐步形成了“综合治理、流域治理”的工作思路,确立了“控源截污、治理内源,活水循环、补给清水,净化水质、修复生态”的技术路线。出台了《加强黑臭河渠综合治理后长效管理工作方案》和《郫都区河渠水环境检查考核细则(试行)》,要求各镇落实主体责任,健全管理体制,充实管护队伍,防止新增排污、反弹排污,确保水质达标。积极开展企业达标排放整治、集中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无证无照企业取缔和石材加工行业污染治理等水环境治理“四大行动”,同时实施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工程、污水处理设施扩能提标工程、水源保护屏障工程和人水和谐宜居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