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棍棒教育之痛:女儿出走12年 父亲忏悔到生命终点
2017-12-25 10:24:54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蓉城百态 

父与女

他不晓得怎么教育,只有用棍子打

1993年夏天,苏女士在蓬安县天成乡木角坑村生下女儿,女儿还不到1岁,她便随丈夫外出打工。襁褓中的杨敏就留给公婆照顾。

苏女士和丈夫一般每两年回一次家看女儿。女儿五六岁时,曾有人提醒回村看女儿的苏女士,她应该自己回来带孩子,老人对孩子太过溺爱,养成很多不良习惯。苏女士讲了一件事:婆婆李素清让杨敏去村里小卖部买烟酒,本来说好的赊账,但女儿却递给老板一张百元钞票。事后证明,钱是杨敏从大伯家偷偷拿的。奶奶让杨敏将钱还给了大伯,但对孙女的这次错误行为并未放在心上,反而觉得孙女这么小便能独自一人到小卖部买烟酒,是一件很“能干”事。

2004年临近暑假的一天,在外打工的苏女士突然接到婆婆的电话:“你们自己回来照管孩子,我实在没得精力管她,也管不住了”。

“主要就是她(女儿)调皮,有时候到同学家去住上几天,也不跟家里人说。”苏女士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她赶在9月1日秋季开学前,回到蓬安县城,租下房子,将女儿接到县城的学校读书。不久,在沿海打工的丈夫也回到蓬安县城,一起照管女儿。

苏女士和丈夫希望,新的环境,父母的陪伴,能让女儿有所改变。但女儿并没有朝夫妻俩预料的方向慢慢改变,女儿还是经常在家里偷偷拿钱,甚至私自卖掉邻居的自行车、偷一位开副食店朋友的钱……每一次犯错,杨和平都会拿起棍子对女儿一顿暴打。李素清描述儿子教育孙女的情形说,“打得凶,有一次直接把人(孙女)从楼上顺着楼梯踢到楼下去”。

“他是个爱面子的人,女儿每次犯错,都让他觉得没面子,他也不晓得该怎么教育,只有用棍子打,希望她变好。”苏女士说,有关女儿“偷盗”的舆论越来越多,丈夫受不了别人异样的眼光,曾搬过一次家,甚至跟她提过离婚,“女儿知道这个事情,我跟她讲了,即使离婚,我也会带着她(女儿)一起生活”。

2005年6月的一天,杨敏给苏女士留下一张纸条后离家出走:“妈妈,我确确实实没法在这个家,你一定要保重身体,你是我最喜欢的妈妈”。

本文共6页 123456
来源 成都商报  |   作者 王超
点击阅读更多【家庭教育】新闻
天津举行首届家庭教育宣传月活动线上启动仪式
媒体聚焦:儿童青少年的人际交往,家长需要担心吗?
家长如何摆脱“身高焦虑”:易陷入增高骗局或药物滥用误区 引导孩子接纳自己本来的样子
家庭要为青少年提供心理营养:创造积极的情感,示范给你的孩子
成华区推“4C家长制度”:完善家校社三方协同家庭教育长效机制
成华区推“4C家长制度”:完善家校社三方协同家庭教育长效机制
媒体评论:干预孩子不良行为不是私事 家庭教育亟须专业指导
媒体评论:让孩子懂事,并不只立规矩那么简单
北大留美硕士万字长文控诉父母追踪:当事人父亲落泪盼儿心灵健康
[下篇文章] 绵阳一对恋人同居后分手 女方被判返还男方所购车辆
[上篇文章] 男子离婚后每月给前妻3000元 停止支付后成“老赖”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