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王新峰:成都彰显中国城市的魅力宜居形象
2018-02-15 20:57:04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成都头条 

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的重大战略

在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发展史上,享有“天”字这一美誉的地区屈指可数,其中最为著名的,一是“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二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江南地区。成都,不论是自然条件、气候环境,还是资源物产、山川风光,都极适合人类生存,这才有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天府之利,有了“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山水胜景,有了包容淡定、闲适安逸的市民生活。

改革开放以来,成都突出的宜居生活魅力、独具特色的文化意象,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成都在经济发展水平、区位条件上的不利,保持了成都对国内外资本、高端人才的较强吸引力。成都一直是国人心目中最有生活气息的城市,连续多年在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评选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高居榜首。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将是资本追逐人才、人才追求美好生活的发展逻辑,能够提供最优质生活的城市将最具有竞争力。在过去大规模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不少城市忽视对宜居生活环境的塑造;而作为具有较高生活品质的少数大城市,成都在新一轮发展中已经处于天然的领军位置,这也是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核心优势之一。

成都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是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的重大战略。成都必须加快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进一步巩固、发挥自身的核心优势,担当起成都在中国城市新一轮发展模式转型中的国家使命,彰显中国城市在全球层面的生活吸引力和魅力宜居形象,促进国家综合软实力全面提升。

从成都市民美好生活的向往中找准努力方向

围绕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成都已经着手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包括五级绿化体系和天府绿道建设、以轨道和慢行为主、三网融合的绿色交通体系建设、15分钟公共服务圈建设等,很多工作在全国城市都具有开创性和引领性,获得了市民公众的广泛认可。下一步,建议重点从三个方面深入推动成都城市发展转型,从成都市民美好生活的向往中找准努力方向,把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的目标要求更好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营工作的各个环节。

实现城市发展视角从宏观向微观的转型。高品质生活城市的建设,必须从城市居民的人本视角和微观需求展开。对普通市民来说,城市是生活的家园和场所,需要的是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个体生活的基本需求和社会交往以及个人情感、灵魂寄托之处(弗里德曼);职住平衡、街区空间、社区服务体系、绿色交通、道路断面、游园绿地等微观空间设计和精细化管理可能会比宏观城市空间结构更加影响普通市民的生活感受。

实现城市治理模式从自上而下向共同缔造的转型。成都应进一步完善城市宏观决策的公众参与机制,深入推进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机制建设,把城市发展的决策建设过程转化为城市居民共同缔造城市未来的过程,共同推动实现生活品质的持续提升。

实现城市建设模式从增量主导到增存并举的转型。成都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中提出:在高标准建设东部城市新区的同时,加强对中部地区的优化提升和对北部地区的改造提升。这一增存并举、统筹兼顾的思路也应当体现在下层次的各项规划中。

(作者: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二所副所长)

本文共2页 12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王新峰
点击阅读更多【国家中心城市】新闻
王新峰:成都彰显中国城市的魅力宜居形象
德国顶级工业企业助力成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半月谈》刊发长篇通讯:成都,是个什么样的“都” ?
《半月谈》刊发长篇通讯:成都,是个什么样的“都” ?
成都:现代产业支撑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
成都践行新发展理念,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电视知识竞赛活动总决赛举行
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投资说明会在成都举行
成都开展大规模优秀年轻干部人才递进培训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锦: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必然需要高水平互联互通
[下篇文章] 四川品胜男篮结束本赛季征程 小将黄荣奇成为球队最大发现 做好自己,一切水到渠成
[上篇文章] 天府新区成都党工委专题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