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康永志:城际搬运工
2019-07-08 13:55:17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康永志(青羊区)

近些年,每当我外出旅游,乘坐在宽敞舒适的高铁上,脑际时常浮现我年轻时回京探亲的情景。

那个年代,回北京往返,都要带很多东西,提前一两周就做准备。从成都往北京带的主要是四川土特产,有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有绿豆、蚕豆、花生米,有皮蛋、叶子烟,有竹篮、竹椅、竹席、竹帘等,秋冬回去还要带橘子、广柑。

每次回北京,自己带的东西和帮别人带的东西加起来,总有10多个提包和纸箱。走那天,从东郊的宿舍区到成都火车北站,要有三四个人骑自行车送我。几辆驮着提包、纸箱的自行车飞快地奔驰在大街上,那也是城市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啊!

到了火车站,要安排一两个人提着较轻的东西,先买站台票提前进站,抢占行李架,余下的人等检票时进站。检票是最紧张的时刻,前拥后挤,争先恐后,我们扛着提着大包小包,检完票像赛跑冲刺一样,以最快的速度在别的乘客还没有上车之前,把东西放到行李架上。摆放整齐,清点好数量,然后用绳子把大小包串在一起,以防丢失。仔细检查东西放稳妥后,我才和送我的人挥手告别,此时即使在寒冷的冬天,我的内衣也被汗水浸透了。

那时成都与北京之间的火车要走40多个小时,坐硬座,在车上过一夜,车厢通道都是人,有时厕所里也站着人,走动十分困难,经常钻到座位底下睡觉,到北京或成都下车后,常常腿上用手指一摁一个坑。

到了北京,前几天是分送从成都带回的东西,之后便是采购带回成都的东西。往成都带的东西就更多了,有白糖、冰糖、水果糖,饼干、炼乳、麦乳精,肥皂、香皂、洗衣粉,猪油、罐头、细粉条,的确良、膨体纱、尼龙袜、布鞋,搓衣板儿、擀面杖、铁锅……除自己要买的东西外,还有不少是同学、同事托我买的。

回北京探亲,和家人在一起待的时间很少,大部分时间是用来采购东西。就像上班一样,每天在家吃完早点,就提着提包,带着采购小本儿,到前门、大栅栏、西单、王府井的大小商场选购东西,中午在外面随便吃点儿,吃晚饭时才提着提包回家。

从北京带回成都的东西更多,送站的和到成都接站的声势更大。最多的一次是1977年8月,我去北京出差。因为女儿是1978年出生,需要的东西多。在我保存的购物小本上,清楚地记载了那次带回的东西,仅说几宗大项:白糖30斤、红糖18斤、猪油20斤、粉条10斤、肥皂60条、洗衣粉15袋,还有其他东西,加上同学、同事带的东西,足足装了21个箱包,有一两百斤了。

那次是6个人骑自行车送我到北京站,并通过同学关系,找到北京至成都特快列车上的一个女列车员帮忙,我们几个人提前把带的东西搬进站台,放到车厢的行李架上……

当年同事戏称我是“城际搬运工”,40多年过去了,往事仍历历在眼前。我生在旧社会,亲眼目睹了新中国70年来的发展变化,抚今追昔,感慨万千。而今商品丰富,交通发达,人们外出都是双肩背包、拉杆箱,轻轻松松往返,再也不会像我那样辛苦和遭罪了。

本文共1页 1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康永志
点击阅读更多【散文】新闻
张浩明:科甲巷的挑水夫
魏治祥:麻糖之恋
黄克:在成都街头放声歌唱
康永志:城际搬运工
张浩明:宝宝百日宴
季先:梦回老屋
何晓玲:栀子花开
周玉莲:鱼腥草 春天人间美味
[下篇文章] 《幸福成都》 唱出成都幸福生活
[上篇文章] “关爱成都不闲族”快闪公益活动现身成都地铁2号线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