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四川深贫区80万人脱贫 当地生活用电量激增
2019-10-20 20:12:05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成都头条 

四川是全国扶贫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山高谷深的四川藏区彝区,是当地扶贫攻坚最后一块“硬骨头”。近年来,当地生活用电量激增,折射出群众生活的大幅改善,以及80万人脱贫的社会巨变。

从凉山州“彝族老家”喜德县出发,翻山过涧,蜿蜒而上到海拔2500多米,山谷间豁然而见阿吼村一排排漂亮的易地扶贫搬迁房。

74岁的阿说牛牛和其他70多户贫困户,去年从人畜混居、阴暗潮湿的土坯房,搬进了敞亮的砖瓦房。新家里电灯、电视、冰箱、洗衣机、电暖气一应俱全,一家三口人一个月要用电一百多千瓦时。“电价优惠下来一个月只要几十元。”阿说牛牛说,她喂了三头猪,算上社保、合作社分红等,今年估计收入有6000元。

记者在其他脱贫户家中看到的情形也大体如此,村里还在新建一座电磨坊。“阿吼村有了养鸡、种川贝等新产业,2018年人均收入7180元,已整村脱贫。”村第一书记王小兵说,村里20世纪50年代才摆脱农奴制,2007年才通上电,到2012年每月户均用电不足10千瓦时,主要是晚上照明用电。

阿吼村只是四川深贫区的一个普通山村,翻过海拔4200多米的折多山,藏族牧民四郎东周也在新居中添置了电视机、洗衣机、电冰柜和电褥子。他家9口人以前住在牛毛毡房里,烧牛粪做饭和取暖。

四郎东周所在的甘孜州康定市俄达门巴村也已整村脱贫,扶贫干部井钟说,村里的“烂泥巴沟”建成了“木雅圣地”景区,人均收入已超8000元。

通电,是迈向现代文明的一道门槛。近年来,电力扶贫点亮了每一个彝族山寨,川藏联网等大型工程构筑起藏区“电力天路”。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阳光城”甘孜州石渠县,也通过一条投资30多亿元、跨越1000余公里高山的“新甘石”工程和骨干电网联结。

据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统计,地处四川深度贫困区的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的生活用电量激增,三州全社会用电量也分别从2012年的10.3亿千瓦时、81亿千瓦时、85.65亿千瓦时,增长至2018年的22.03亿千瓦时、114.87亿千瓦时、134.85亿千瓦时。

精准扶贫以来,四川深贫区贫困发生率已从25.4%下降到8%。四川省扶贫开发局副局长骆西宁说,四川2018年至2019年上半年投入深贫区的资金就达1185.5亿元,仅在凉山州就投入1.1万名扶贫干部。

本文共1页 1
来源 新华网  |   作者 薛颖 肖林 张超群
点击阅读更多【精准扶贫】新闻
大凉山的“世外桃源”:昭觉县特布洛乡彝寨谷莫旧貌换新颜
大凉山的“世外桃源”:昭觉县特布洛乡彝寨谷莫旧貌换新颜
凉山雷波县彝区:高山峡谷盛开“科技之花”
凉山雷波县彝区:高山峡谷盛开“科技之花”
青海藏乡尖扎县扶贫产业分红忙:根植发展基因激活发展动力
青海藏乡尖扎县扶贫产业分红忙:根植发展基因激活发展动力
《决不掉队》《扶贫周记》等扶贫类节目正成为脱贫攻坚的“轻骑兵”内容朴实接地气
《决不掉队》《扶贫周记》等扶贫类节目正成为脱贫攻坚的“轻骑兵”内容朴实接地气
兰州大学教师黄土塬扶贫:激发“求知欲”冀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兰州大学教师黄土塬扶贫:激发“求知欲”冀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四川宣汉巴山大峡谷冰雪节:山沟里的“雪国”脱贫梦
浙江遂昌“土专家”跨越千里 赴四川通江送“黄金条”致富秘籍
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当归种植补足脱贫“气血”
[下篇文章] 记美姑县彝族娃“阿嫫”谢彬蓉:化作山风,带着蒲公英飞翔
[上篇文章] 成都裁判恋上运动员 “90后”情侣谈“情定泸沽湖”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