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成都城市综合体四面开花暗藏危机 未来角力拼资源整合
关键词2 过剩危机?
2012年堪称是商业地产竞争最为激烈的一年。受住宅调控影响,不少一线房企进军商业地产的力度逐步加大,使得商业地产领域烽烟四起。在成都,上百个商业写字楼、城市综合体密集上市,甚至一度引发“成都综合体阶段性过剩”的“危言”。迅速崛起的80余座综合体项目,他们的服务功能和辐射能力是否过度集中?城市综合体所提供的物业形态和服务模式,能否是下一个商业时代的主流?这都是2012年业内外讨论不断的话题之一。
记者从世邦魏理仕提供的相关报告发现,未来两年,成都约有1000万平方米的综合体入市,而且单个项目的体量越来越大。“成都的城市综合体近两年进入了高速发展期,相较于成都目前的城市发展水平和经济状况而言,这样大体量的城市综合体一时的确难以消化。”南延线某开发商表示,成都城市综合体的阶段性过剩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从成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不断攀升的城市地位来看,现在就判定成都城市综合体陷入“过剩危机”似乎不切实际。
“市场供应量的确庞大,但一线城市在10年前也是这样的状况。2001年,北京当时的城市综合体市场很小,这与当前的成都类似,当时不少机构和业内人士都对北京的综合体发展怀有悲观态度,结果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需求,北京的综合体供应被快速消化。”同样位于城南的某综合体项目开发商表示。
“目前成都城市综合体的建造数量很受关注,在我们看来这只是一个集中放量的过程。”高力国际成都总经理蔡孟颐坦言,“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在于,开发商几乎同时拿到土地、同时规划、同时建设且同时段招商。集中放量所带来的结果是,成都城市综合体项目引发了‘过剩论’。”谈及未来的发展,蔡孟颐表示,目前的重点不在于项目是否过多,而应该将重点转移到招商引资上来。“当然,这还有赖于政府提供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招商引资环境。”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