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实施“1313”战略 构筑现代工业产业体系 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
其中,航空航天产业方面,成都是全国航空产业门类最齐全、研发基础最雄厚、产研结合最紧密的三大基地城市之一。下一步,将重点以大型客机的机头大部件、喷气公务机、无人机、航空发动机等项目为龙头,努力打造我国航空航天产业的主要基地。
我市生物医药产业起步较早,产业规模居中西部第一,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下一步,将以生物技术药物、化学药物、现代中药、医疗仪器设备制造等为产业发展重点,力争到2017年建成500亿产业集群,成为国内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新能源产业方面,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具有一定基础,形成以太阳能、风电、核电装备等为主的产业体系。下一步,将重点发展太阳能电池与组件的制造、核电装备及关键零部件制造、风电装备及关键零部件制造、智能电网设备制造等领域,以新能源产业功能区为主要载体,支持青白江区、新津县、金堂县等区域加快发展。
新材料产业方面,我市是国家高性能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形成了以合成树脂(塑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品、硅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等为主的产业体系。下一步将重点发展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特种金属功能材料等领域。加快产业化进程,推动新材料产品在电子信息、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建筑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以新材料产业功能区为主要载体,尽快建设成为西部一流、国内领先的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基地。
节能环保产业方面,我市形成了涵盖节能环保产品及装备、资源综合利用等在内的产业体系,拥有较为完善的产业发展载体,成都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已成功申报成为四川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下一步,将重点发展节能环保设备制造、节能环保产品制造、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和服务等领域,力争将成都节能环保产业基地打造成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打造成为成都工业发展的压舱石优先发展产业:轻工、食品、冶金、建材等产业打造成为成都工业发展的压舱石“优先发展产业主要包括轻工、食品、冶金、建材等产业。”市经信委介绍,这4个产业基础较好、市场较稳定但增长空间相对有限,“下一步发展将着重优化调整,将其打造成为我市工业发展的压舱石。”
冶金产业方面,我市是全国重要的无缝钢管和核电用管生产和研发基地之一,拥有较好的产业基础。下一步,将重点加快精品钢材深加工、仓储物流及相关配套,同时积极推动全行业整合,提升工艺水平,促进产业组织结构、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