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电视台纪录片《新二环同心环》第三集 同心筑路解说词
【同期声】
成都二环路沿线商家:太响了,晚上十点过都还在响,然后灰尘大,出行不方便。
车子少,打围,顾客来不了。
人家可以从那里直接过来的,现在过来不了了,影响还大,弄得来以后还只有关门,以后这条街都不形成了。
【解说】
与此同时,在很多网络论坛上,有关成都二环路的内容成为热点,各种质疑、调侃充斥其中,甚至一度骂声一片。
【网络画外音】
成都又叫城堵,如今交通鸭梨大啊。面子工程,政绩工程。直接影响生活质量,间接导致楼盘价格下降。
【同期声】
四川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胡光伟:在社会转型期里面的话,叫利益多元化,那么不同的阶层的利益,他都通过自己的声音表达出来。那么面对这么多的利益诉求的话,协调得好,那么整个事就是个福事了;如果在面对所有声音咱们协调得不好,可能事儿就比较麻烦一点。那这个可能就是摆在咱们政府面前一道历史的课题。
【现场同期声】
社区:有什么意见啊,有什么疑问都可以提出来。
【解说】
对于老百姓的各种声音和质疑,成都提出,“大城市,细管理”。 “细管理”之下 ,全市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行动起来,从细节入手,把二环路施工给市民带来的不便,尽可能降到最低。
交管部门,一次又一次调整交通组织方案。路面交通标志的设置数量一次次刷新纪录;三级交通应急处置机制随时启动;高峰时段,取消节假日休息,全市1000多名交警同时上路执勤,对车辆实行控制分流。
环卫部门,在中心城区启动24小时无缝隙保洁制。为了既保洁,又不添堵,环卫车辆作业时间适时调整,错峰上路。水电、绿化、路灯、天然气等各相关单位随时待命,处理突发事件,及时解决施工期间断水断电给市民生活带来的不便。
成都的各路媒体每天将方案、工期、设计、打围、改道等动态信息一一公告,以便市民及时调整出行线路和时间。各门户网站纷纷开设专题,全面介绍工程进展。
【同期声】
成都市精神文明办志愿服务处魏娜:在二环路改造期间,我们充分发挥了96110文明热线的作用,及时收集市民对二环路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搭建了市民表达心声的平台。
【解说】
在二环路改造期间,所有相关单位和部门积极面对,真诚沟通,缓解市民抱怨情绪。投诉电话,有关部门及时受理;质询信件,政府网站公开回应;工程难度、进度随时通报,质量、安全随时通报。官方微博与网民互动,及时回应舆论热点。
质疑,回应,再质疑,再回应,总之,一切为了工程,一切为了市民。

- 上篇文章:成都打造高端产业集聚区 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
- 下篇文章:峨眉电影院线成都儿童电影周开幕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