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电视台纪录片《新二环同心环》第三集 同心筑路解说词
【现场同期声】
市交管局新闻发布会:2012年10月8日,实施二三环路之间区域尾号限行交通管理措施。
【解说】
2012年10月8日,为了保障二环路改造工程顺利推进,也为了减轻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成都正式推出了二三环路间尾号限行措施。同时出台的还有成都公交集团、地铁公司、交管局联合推出的六项措施,即: 限行区内多条公交线路免费乘坐;乘坐地铁8折优惠;加密发班班次,加密公交线网密度,延长运营时间;地面公交与地铁1、2号线所有站点全面接驳;12座以上小客车行驶公交专用道;加大交通执法监管和疏导力度。六项措施,既立足于现实,又着眼于长远,传递出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强烈导向。
【同期声】
成都公交集团线网管理中心处长汪钰:为了配合这个尾号限行的措施,我们选择了集团里面行驶里程70%以上在二三环之间的线路将它作为免费公交向市民推出。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提倡我们公交出行,引导大家选择公交出行,为二环路修建期间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解说】
保障施工,缓解车流,“限行”势在必行。但成都并非冷冰冰地一“限”了之,而是设身处地,为市民出行预留了“后着”。私家车尾号限行了,公交、地铁开来了。在一系列措施的强力引导之下,乘坐公交地铁,成为越来越多的市民出行方式的首选。
【同期声】
成都公交集团线网管理中心处长汪钰:在二三环路限行期间这44条线路的情况,通过我们的统计效果很好,因为原来的44条的客运量每天不足10万人,到我们44条限行结束之前它的这个客运量已经达到了40万人次。
【解说】
尾号限行加六项措施犹如一套组合拳,既重“阻”,又重“疏”;既考虑了方方面面可能出现的状况,也考虑到方方面面利益的平衡。成都在二环路改造期间推出的这些举措,受到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国内权威媒体的聚焦关注,为城市建设期间解决交通拥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例。
“大城市,细管理”不仅成功运用于二环路改造,也在二环路改造的鲜活实践中得以提炼、升华。
【解说】
从2012年7月起,成都多次组织缓堵保畅工程市民观察团,成都市民踊跃报名参加,他们带着全体市民的疑问,肩负监督的责任深入二环路建设工地。市民观察团,是在成都涌现出来的新鲜事物,是一种民主监督的形式,这种在场监督,体现了公民责任的自觉担当。

- 上篇文章:成都打造高端产业集聚区 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
- 下篇文章:峨眉电影院线成都儿童电影周开幕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