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邑新场镇3+2读书荟:让乡村居民阅来阅好
阅好
让农家书屋“活”起来
门、窗、书架用绿色油漆粉刷一新,窗台的木栅栏里种满了绿色植物,原木色的地板、书桌让室内显得十分温馨。一改传统农家书屋的面貌,位于大邑县鹤鸣乡牟家营村的农家书屋从“外貌”就透露出与众不同,“小清新”范儿十足。
“以前的农家书屋离小区大概3公里左右,远不说还经常没人管理,想看书、借书都不方便。现在的书屋就在家门口,宽敞明亮、环境舒适,书籍的种类和量都丰富了很多,还经常搞些活动,好得很。”75岁的周孝德爱看历史人文类书籍,他指了指正在翻阅的《蒋介石宋美龄在南京的日子》笑着说,像这样的书以前是没有的。
为方便居民借阅,托管后的农家书屋设在了村里人口居住最集中的思源小区门口。“我们根据当地居民特征,增加了儿童读物、家庭、养生、历史人文等书籍,并将数量从600册扩大到了2200册。”李佳告诉记者,“3+2读书荟”还在当地聘请了一名群众专职负责书屋的日常管理工作。
“效果还是很明显的,来农家书屋看书的人变多了。”鹤鸣乡文化站干事冉丽莎也是“3+2读书荟”的一名志愿者,她回忆,以前的农家书屋很冷清,几乎看不到人。数据成为更直接的证明,托管一年来,书屋周二至周日上午10∶00至下午5∶30都为群众免费开放,年开放量达2500多个小时,管理员付琼珍对两本登记册进行了统计,年阅读量达2000余人次,外借量达400余人次。
[相关:阅读]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李颖] [编辑:成都热线
]

“中外青年万里读行”活动在重庆启动 构建开放包容的中外青年对话平台

藏在图书里的“流量密码”:于阅读中寻找“诗和远方”

2022年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阅读驿站”进乡村特别活动举办
西藏首家24小时人脸识别自助图书馆在拉萨三级政务服务大厅启用
2020年中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0本
2018年成都市未成年人阅读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启动
成都日报记者、作家蒋蓝带领大学生“诗意地阅读”
京东数据研究院发布《2017国民阅读报告》四川人年购书量排名全国第四
- 上篇文章:新年许下环保誓言 七道堰社区居民集体签文明公约
- 下篇文章:成都大邑志愿服务接地气菜单式个性化常态化

成都商报新闻热线:
028-86612222
028-86612222
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
028-86969110 96111
028-86969110 96111
四川4台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热线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5587777 85555046
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原33频道):
028-88881890
028-88881890
成都电视台5频道成都全接触新闻热线:
028-84321999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