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艺学博士郑晓韵:用古琴自由地表达自我
毕业后,郑晓韵去了四川教育出版社。放弃学术,表面原因是因为写论文写烦了,但深层次的,是因为困扰,自卑,“我是一个在内心深处迫切渴望得到认同的人,我更需要人,人是活的,是有生命的,给你生命的温暖,人和人的爱是唯一珍贵的。”
出版社的工作也让郑晓韵很快产生了离意。这时,她顶住各方压力,策划了一场音乐会“大隐”。这场音乐会跟传统古琴表演形式很不一样,包括布景、舞台设计都非常现代,“我对艺术的想法和其他人不一样,毕竟我是搞文艺批评出身的,眼界和视野和很多人不一样,我不可能像传统的古琴音乐会,你上去弹一曲,我上去弹一曲。我肯定有我的批判和反思,包括舞台上的装置,没有东西就做装置嘛,随便摆嘛。音乐理念也是,做即兴了,开始尝试不同的东西,表达自己的想法,做成一个整体。”
“大隐”演下来,郑晓韵宣布了她回归古琴的信息,也宣告了她和传统古琴的分野,但在后一点上,郑晓韵知音难觅。之后,她沉寂了两年,专心教学生之外,打理琴社事宜。慢慢地,培养了一批学生,也有一些音乐上的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来到身边。回头看一路走来的挫折也好,质疑也好,现在的郑晓韵非常客观和豁达。她说,这是一种观念上的分道扬镳,没有谁对谁错。
到目前为止,郑晓韵还没有找到在艺术观念上和自己一致的人,“因为很多人认为古琴是民间的东西,就应该土气,影视剧中它又变成除古筝之外女性化的方式,一个中国元素,像茶道。这些都是错误的宣传。我想告诉大家,其实古琴可以更丰富,更有色彩,更有人情味,更美,是有高的艺术水准的美。”
郑晓韵说,用我的知识架构,可以让古琴很不一样,只是需要时间来证明。
[相关:古琴]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孟蔚红] [编辑:成都热线
]


成都商报新闻热线:
028-86612222
028-86612222
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
028-86969110 96111
028-86969110 96111
四川4台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热线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5587777 85555046
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原33频道):
028-88881890
028-88881890
成都电视台5频道成都全接触新闻热线:
028-84321999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