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艺学博士郑晓韵:用古琴自由地表达自我
记:技巧完全不重要?
郑:如果没有意识领先的话,技巧训练是假的,只是机械重复地在做某一件事,熟练工。现在我可以调动身上某个地方的肌肉来做一个动作,可以很明确,早些年我做不到的。现在晓得我的气息有好长,啥子才是最好的气息,啥样的呼吸才像海浪一样,绵延不断,这要花很多时间去体会。我觉得我找到了自己的道路,非常愉快,很free。我从来不是一个很free的人,我曾经一直被束缚在身体的痛苦里,很难解脱。
传统文化中的先锋文化
记:以你学琴的背景,知识架构而言,是不是注定了你对古琴的理解会和别人不同?
郑:对,以前不敢说,现在无所谓,搞艺术的人应该有自己的观念。我对音乐有想法,是因为我的知识架构。我其实不是反传统,我是相当传统的一个人,中文系出身,从小浸润在传统文化中长大,从小学书法国画,从小在武侯祠长大,有这样知识体系的人很少。有这样知识体系的人又去学古琴,就更少了。我又学西方文学,颜佳有句话对我影响很深,说只有学了西方的文化,晓得自己的文化处在什么样的位置,才会更爱自己的文化。做音乐一定要有比较文化的视野。
所以现在回想过来,我弹古琴,实际上是非常正统的道路,这点我敢说,我就是一个学院派出身的人,路子不野。原来我不懂戏,后来我发现戏和古琴是一样的,不管川剧也好,昆曲也好,都是传统文化里最优美的一部分。古琴也是这样,不是会弹就懂它,会听也不见得晓得人家在说啥子,就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中先锋文化的代表。
[相关:古琴]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孟蔚红] [编辑:成都热线
]


成都商报新闻热线:
028-86612222
028-86612222
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
028-86969110 96111
028-86969110 96111
四川4台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热线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5587777 85555046
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原33频道):
028-88881890
028-88881890
成都电视台5频道成都全接触新闻热线:
028-84321999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