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艺学博士郑晓韵:用古琴自由地表达自我
对话
呼吸、气息和律动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学古琴时完全没有现在这么热门,接触古琴后,咋个来看待这个乐器的呢?
郑晓韵(以下简称郑):说好喜欢谈不上,也不觉得有好好听,简单就是想弹好,但也不晓得哪里不对。问老师,咋个能弹好呢?老师说一直练嘛,到老太婆就对了。我说咋这么久?改变我观念的是成公亮老师,他的细腻,心无旁骛,纯净,对音乐语言的理解,才让我知道,哦,音乐可以这样,这么有人情味。
记:成老师是怎么教你的呢?
郑:成老师给我上课,两三个小时,他一个人说,我在那儿听,根本消化不了,然后自己练,还是不晓得哪儿不对,还是弹不好,领悟不到。2006年见到他,等弹得稍微周正点,都2009年了,觉得还是没对。
记:是技巧问题吗?
郑:后头我晓得了,是音乐的感觉,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身体的体会,是成千上万细节的调整,最终音乐就是呼吸,气息和律动。全世界的音乐在我看来解决的都是这些问题。我找到这个点也是最近的事情。以前作为一个身体特别敏感的人,我不晓得问题是啥子,最后我晓得是身体的气息没有贯穿。今天我敢说在身体气息和律动上,我找到应该找的方向了。虽然成老师没有直接告诉我这些,但只有成老师这样的音乐家才会高屋建瓴地引领你去找到方向。
[相关:古琴]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孟蔚红] [编辑:成都热线
]


成都商报新闻热线:
028-86612222
028-86612222
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
028-86969110 96111
028-86969110 96111
四川4台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热线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5587777 85555046
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原33频道):
028-88881890
028-88881890
成都电视台5频道成都全接触新闻热线:
028-84321999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