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成都人的中秋 月映锦城 秋意深深 情满中秋
【回味】
秋意深深 月饼飘香
肖浅浅
一雨便是秋。从阴霾多雨的白露开始,雨就没有停过。
少年不知愁滋味,年轻时分,“悲秋”也是一种时髦,那阵的我,喜欢填词,还写过诸如“只觉暗香袭,人醉桂幽”之类伤秋的词句,在小范围之间流传,自命清高,小小得意。年事渐长,几十个秋天忽忽悠悠地过去了,沧桑历经,学会了自嘲自讽自慰,纵然愁肠百结,反而有破罐子破摔的平静,虽然内心千疮百孔,外表还能波澜不惊。
女友打来电话说,中秋就要到了,桂花也开了,我们约一下,来我家做月饼吧!泡一壶桂花茶,品花蕊的清香,成都的秋天,也是最好的季节啊。
于是我们五六闺蜜,齐聚女友家。她家在南延线,从17楼的窗户望出去,看得见锦江,雨雾濛濛的水流,灰绿色缓缓南下,倒是典型的成都秋色。女友已经准备好了全部原料和工具:月饼粉,反式糖浆,烘焙用大豆油,咸鸭蛋黄,莲蓉,黑芝麻,五仁,牛肉,哇哇,各种月饼馅儿,我们在她的指导下和面,做月饼的面还得先用细筛筛过,加入糖浆和大豆油,慢慢调匀,然后还要等待一个多小时醒面。
我们一边搓各式各样的月饼心子,一边海阔天空地神聊,说得最多的,还是少年时代的中秋。
小时候的记忆,对我而言,桂花开了,就要过中秋节啦。月饼是有的,但是很金贵,要月饼票才能买到。我记得母亲买来的月饼有两种,一种是昆明的云腿月饼,那是缺肉少油年代的奢侈品。还有一种是苏式月饼,江南的做派,酥皮香,心子甜糯,吃的时候得用两只手捧着,因为一咬酥皮簌簌地碎掉,必须用另外一只手接着,不要一丝一毫浪费。广式月饼都是改革开放以后才传到成都来的。
[相关:中秋]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成都日报] [编辑:成都热线
]


成都商报新闻热线:
028-86612222
028-86612222
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
028-86969110 96111
028-86969110 96111
四川4台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热线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5587777 85555046
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原33频道):
028-88881890
028-88881890
成都电视台5频道成都全接触新闻热线:
028-84321999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