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成都人的中秋 月映锦城 秋意深深 情满中秋

2015-09-26 23:48:19 | 成都热线 | www.cdrx.net

【诗话】

十分月色正清华

刘晓凤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八月为秋季第二个月,故又称“仲秋节”,又因此日为八月之半且月色倍明,又称为“月夕”“月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月,明亮,圆满。月圆而人分离,不免让人感伤;同时人虽不能团圆,但是我们与身在异乡的家人朋友欣赏的是一轮明月,也给人安慰与希望。月无分远近古今,中国人对她有着特别的情感。古往今来有无数动人的咏月诗歌。如“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曹植《怨歌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杜甫《漫成一首》);“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在中国人心中,月亮代表着思念、圆满、希望,饱含着情感。中秋节也是充满诗意的节日。

关于中秋的习俗,大体有拜月、赏月、吃月饼等主要内容。同时,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地习俗内容不断丰富,成都地区的中秋习俗在诗词作品中也有体现。元和二年(807年),武元衡在成都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时,作有《八月十五夜与诸公锦楼望月得中字》诗云:“玉轮初满空,迥出锦城东。相向秦楼镜,分飞碣石鸿。桂香随窈窕,珠缀隔玲珑。不及前秋月,圆辉凤沼中。”诗歌写诗人一行,月亮初升,便来到城东锦楼,登楼赏月,吟诗,以“秦楼镜”比喻明月。夜色中桂树飘香,锦楼上热闹非凡。最后想起去年在京城过中秋情景,“圆辉凤沼中”是说空中有云,是客观描写,也有作者思乡之情。《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廷居民,深夜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宋代京城一带人们过中秋的盛况,后来这一习俗也带到成都。宋代吴中复有《西楼》诗:“信美他乡地,登临有故楼。清风破大暑,明月转高秋。朝暮岷山秀,东西锦水流。宾朋逢好景,把酒为迟留。”写在成都过中秋情景。成都西楼,在唐代时就是中秋设宴赏月胜地,吴中复《西园十咏诗序》云:“成都西园,楼榭亭池庵洞,最胜者凡十所,期间胜绝者,西楼赏皓月,眺岷山。”之后成都中秋习俗又发展出送瓜内容。清代杨燮有《中秋赏月送瓜》诗:“十分月色正清华,桂子丛生金粟花。爆竹声销余露气,尚闻鼓吹送秋瓜。”中秋之夜赏月之外,人们燃放爆竹,敲锣打鼓将新摘下的瓜送给缺乏儿女人家以作要生男孩儿的兆头,热闹,欢快,非常有生活气息。后来成都周边地区又增加中秋城隍会内容,人们抬着城隍菩萨及其夫人的雕像,在全城主要街道巡游,这一习俗到20世纪40年代之后逐渐衰落。

又到中秋,让我们重温明月诗篇,体味古人情怀。

本文共10页 12345678910
[相关:中秋]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成都日报] [编辑:成都热线 ]
延伸阅读
更多新闻
  • 热烈祝贺遂宁银行成都分行开业 地址: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四街158号
  • 热烈祝贺德阳银行更名长城华西银行
  • 热烈祝贺富邦华一银行入驻成都 富邦华一银行成都分行地址:人民南路四段19号威斯顿联邦大厦
成都热线官方微信号cdrxnet
成都新闻热线
成都商报新闻热线:
028-86612222
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
028-86969110  96111
四川4台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热线
028-85587777  85555046
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原33频道):
028-88881890
成都电视台5频道成都全接触新闻热线:
028-84321999
西南网络旗下网站,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4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1015798号-1
西南网络 SWNIC.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