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市武侯区创新开展区域化党建新探索 汇聚经济社会发展强大合力
老伍就是南虹社区的老支部书记伍鼎龙,退休后,熟悉党务工作的他被跳伞塔街道党工委返聘,成为力宝大厦党建工作室的负责人。“这个新工作高大上得很,都是和5A甲级写字楼里的企业打交道,不比我以前当社区书记轻松哦。”老伍打趣地介绍说,目前他负责力宝、保利中心等写字楼的区域化党建工作,上任后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把分散在写字楼里各家公司的党员们登记在册,帮助企业成立党小组,再把这些党小组凝聚起来,在写字楼成立起了联合党支部。
武侯区是成都城区中民营企业数量最多的一个城区,民营经济综合实力已连续10多年位列全省区(市)县第一名,做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一直是武侯区委党建工作的重要着力点。而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开展,正好切合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新需求。区委组织部在全区的行业系统(园区)和商圈楼宇,探索推行“1+N”组织设置,即:以街道、园区和职能部门为主体,建立1个区域综合党委,统筹区域化党建工作;以企业、楼宇等为载体,采取单建、联建等方式,建立N个党支部或党建服务站(点),构建扁平化、全覆盖的组织结构,不断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形成“聚沙成塔”的合力效应。到2015年,新建“两新”组织党组织37个,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83.2%,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达100%。
共驻共建,最大化发挥好区域党委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才是区域化党建工作真正落地见效的根本。区委组织部大力推广“双向服务”制度,依托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分别与辖区单位党组织签订双向服务协议书,通过契约形式固化双方互助关系。辖区单位党组织自觉接受区域党委的指导与协调,积极参与辖区公益性、社会性、群众性工作的同时,也要求街道、社区党组织定期了解驻区单位实际需求,通过优化政务服务、抓好环境整治等,积极帮助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实现互助共帮良性循环。比如,跳伞塔街道党工委设立在力宝大厦的楼宇党建工作室后,党员们积极走访大厦内的公司、员工,收集了希望安装健身器材、ATM机、手机加油站,开设医疗服务、心理咨询室等几大需求,街道党工委通过调度区域党委成员单位的资源,这些问题正逐一得以解决。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