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一蘅:成都城隍庙里笑语欢声
不怒自威孙老师
音乐教室设在礼堂东侧最靠里面一间很暗的房间,一个风琴,一个小黑板架夹着一张毛笔抄的歌谱,几排条凳,但音乐课还是我们喜欢的课程。陈老师的家在礼堂西侧,与音乐教室相对,她应该是上班最近的老师了。上课时,她两岁的女儿有时会跑进来看,红脸儿笑成一朵花,这时,老师笑同学也笑,课堂平添乐趣。
礼堂东、西两侧另有几个房间,西侧还有常识课老师的家和美术老师的教研室。记得常识老师给我们讲“水的三态变化”,美术吴老师教我们画过向日葵,画革命圣地延安、韶山,画戴红领巾的学生……多是当时宣传画上的内容。礼堂东侧最靠外的办公室很敞亮,是每学期开学报到缴费的地方,记得一学期的学费是3元多。报到时还要填一张表,上面有家庭出身一栏,我填写的是干部。看同学们有填工人的,有填革命军人的。那时我就在想,如果出身地主或资本家,那心理压力不知有多大呢。
1976年9月的一天下午3点过,所有班级的同学被通知到礼堂集中,等候收听重要新闻。舞台正中放了一张桌子,桌上放了一个大收音机,大家不知发生了什么,有种不祥的预感。随着无比低沉的声音说出“刚才最后一响,是北京时间4点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开始播报毛主席逝世的消息。不一会儿,哭声传遍了整个礼堂。
我们小学的班风一直很差,一些同学太调皮,不好好学习,遇到不厉害的老师,上课常常互相打闹,乱成一团。只有两个老师能“镇住堂子”,一个是教书法的陈老师,他也是高年级的语文老师,是全校写字写得最好的人,长得有点像英俊版鲁迅,有种不怒自威的风度。另一个是上5年级时新换的班主任孙老师,一个很有教学经验的老太太,她一来,班风立刻大变,课堂上清风雅静。
[相关:老成都历史文化]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王一蘅 崔兵] [编辑:成都热线
]


成都商报新闻热线:
028-86612222
028-86612222
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
028-86969110 96111
028-86969110 96111
四川4台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热线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5587777 85555046
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原33频道):
028-88881890
028-88881890
成都电视台5频道成都全接触新闻热线:
028-84321999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