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的六张名片:从先行探索到示范引领

2016-03-16 11:08:01 | 成都热线 | www.cdrx.net

成都实践

为什么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诞生于成都

成都高新区作为典型的内陆园区,一不靠海,二不沿江,在我国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后发至上,在过去20年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成为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创新创业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经验值得推广和借鉴。

改革创新 持续释放发展活力

成都高新区始终坚持封闭式管理体制,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具备较高位势,主要领导高配,拥有一级财政,享受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形成举全市之力发展高新区的态势。在各个发展阶段,坚持管理模式的阶段性和渐进性发展,始终坚持服务于高新区功能与定位。建立起“小政府、大服务”的管理运行模式,在省、市内率先做到行政审批事项最少、手续最简,在企业设立实行并联审批后,规划建设事项也率先在四川省实行了并联审批。

启示:管理体制创新是国家高新区取得成功的根本保障,尤其是对于大多数仍处于发展初期的中西部地区高新区,以及新升级高新区来说尤为重要。只有不断深化改革,极大程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效理顺行政管理主体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不断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小气候”,才能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作用,才能持续不断集聚创新资源和要素,打造区域创新发展的大平台。

抢抓机遇 紧跟国家战略导向

从1991年获批成立,到2006年创建世界一流园区,再到2015年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高新区保持高度战略敏感,在每个重要时期和发展阶段都做出重要决策,抓住全球产业转移与西部大开发两次历史性机遇,奠定了园区实施“三次创业”的物质基础。在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今天,成都高新区再次迎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机,紧跟国家战略导向,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面开展对欧合作抢占新丝绸之路经济制高点,持续促进科技和经济的结合,成都市场和政府的结合,将创新驱动落实到新产业新业态的培育发展上,形成园区“三次创业”的引擎,持续深入探索内陆地区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的道路。

启示:每一次经济社会变革,既是重要调整期,更是重大机遇期,是后发区域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机会稍纵即逝,抓住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只有保持高度的紧迫感,将抢抓战略机遇与服务国家战略相结合,做好前瞻性、战略性布局,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本文共9页 123456789
[相关:成都高新区]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成都日报] [编辑:成都热线 ]
延伸阅读
更多新闻
  • 热烈祝贺遂宁银行成都分行开业 地址: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四街158号
  • 热烈祝贺德阳银行更名长城华西银行
  • 热烈祝贺富邦华一银行入驻成都 富邦华一银行成都分行地址:人民南路四段19号威斯顿联邦大厦
成都热线官方微信号cdrxnet
成都新闻热线
成都商报新闻热线:
028-86612222
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
028-86969110  96111
四川4台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热线
028-85587777  85555046
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原33频道):
028-88881890
成都电视台5频道成都全接触新闻热线:
028-84321999
西南网络旗下网站,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4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1015798号-1
西南网络 SWNIC.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