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明文:做川派竹编鸟笼,不做笼中鸟
王明文一次受邀跟朋友去看家具,在传统家具中他寻找到了灵感。“家具里面指节木那种卡口式的连接方式,就将两块木头连接得非常的好,我就想为什么不借鉴其他行业或艺术门类的经验来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呢?”有了初步的想法,王明文说干就干,他找来竹片比照着家具的开口方式制作,但第一次尝试就发现问题并不是他想象中那么简单。“竹子因其特性比木头脆,加之要在具有弧度的竹片上切割造型,还要使其连接顺畅自然更是难上加难。”据王明文介绍,竹鸟笼制作中技术含量最高、考验匠人手艺优劣标准的正是这底圈的连接。多年来未曾有人尝试改良,就是因为其技艺本身已达一定高度,要突破几乎是不可能的。
面对鸟笼大圈接口方式的难点,王明文婉拒一切制作鸟笼的订单,将自己关在家中,经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废寝忘食的奋战和努力,终于在2014年发明了“互嵌式双接口”的制作工艺。这个让王明文为之骄傲的创新技艺,有效解决了竹编鸟笼长期存在的接口开裂问题。同年12月,王明文带着经他改良的川派鸟笼站上了天府宝岛工业设计大赛的领奖台,斩获2014“太阳神鸟杯”天府宝岛工业设计大赛工艺美术品、旅游纪念品专项铜奖,得到业内各方一致赞誉,有人私下还给此笼取了个“王明文样式”的美称。
受此启发,王明文尝试将更多艺术门类的东西融入到他的鸟笼制作当中。说到此处,他举起手中正在做的一个鸟笼。“这只私人定制的鸟笼,难度相当大,全竹嵌金丝,伴象牙雕工,是一个全新的摸索过程。目前刚做完底端,花了十多天时间。”当问及这样的做法是否违背了传统制作工艺的传承初衷,王明文笑答,“父亲的手艺并没有改变,我只是从细节上进行改良,其目的是让他创建的古城竹编鸟笼更实用,更美观,更符合现代人的需求,首先要确保这门手艺有市场,才能更好传承下去,不会被人淡忘。”对于这个问题,王明文似乎早已有了自己的观点。

- 上篇文章:右耳:葱油拌面 面面生趣
- 下篇文章:成都新华公园罚款1万禁止抽陀螺“铲牛牛”曾有陀螺200斤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