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泽华:成都文庙街十四家人共居老公馆
那时每周末只有一个星期天。洗衣台流水不断,总是那么繁忙,家家都攒了那么多衣服要洗。大家一边洗,一边聊家常。我家有个爸爸在上世纪50年代买的捷克唱机,我家就成了点歌台。唱片放上,就有人喊“来个《我爱五指山》!” “《远航》!”“相声!” “小提琴《炉台》!”“才旦卓玛!”歌声,流水声,聊天声从早上持续到中午,院子里就晾满了各家湿漉漉的衣服床单。妈妈学会了剪发,星期天给爸爸、弟弟剪发时,常常会多出几个顾客。有阵子家家栽扁豆丝瓜,砌鸡圈养鸡。罗叔叔杀鸭,割颈动脉没下狠手,烫开水时鸭子猛跳起来,在院子里亡命奔逃,全院老少都来围追堵截,好一番热闹。
快过年了,家家户户都推汤圆粉,于是院子里挂上一袋袋滴水的布口袋。等水滴尽了,就将布袋里的汤圆粉平摊在圆形竹簸箕里。汤圆一年只能吃一次,可是天天吃,也倒胃口,眼睁睁看着汤圆粉变红,舍不得扔,家家碗里都是红汤圆。
摇着蒲扇听故事
在这个14家人的院子里长大,实在是很有意思的事。藏猫是乐此不疲的游戏,藏身之处实在太多了,因为有14家啊!对于小孩子来说,所有的大门都是敞开的,随时可以登堂入室,窜入任何一家。有一次,陶陶一下子就暴露了,他钻进陈伯伯的床下,殊不知陈伯伯新近把鸡笼弄到床下,鸡们咯咯落荒而逃,陶陶被立马逮个正着。夏夜,全院一起关闭门窗熏蚊子,用的是那种雪茄般粗粗长长的蚊烟,味道呛人得很。房间进不得,大家就坐在院坝里摇着蒲扇聊天。善讲故事的周伯伯,身边总是围满了各家娃儿,我们的《三国演义》就是从那时启蒙的。放寒暑假,院子里小孩们会一起出去玩。远点儿,过南河,走小路,去武侯祠南郊公园。最常去的是人民公园,离家最近,它的露天游泳池是我们的最爱。花8分钱游泳,4分钱买支果汁冰糕,或5分钱买豆沙冰糕。最奢华的,去洞子口张凉粉店来份张凉粉。这一天,不摆了。


028-86612222
028-86969110 96111
028-85587777 85555046
028-88881890
028-8432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