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民注意到,近年来有关部门规划了一些停车楼用地。“但数量有限,同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些停车楼与商业建筑合建,汽车进出不方便、下楼走坡道,不方便寻找。”他提出,可借鉴发达国家专门针对停车场或停车楼的法案,政府对于专用的公共停车设施用地在土地出让费用上给与政策优惠,吸引社会资金,逐步使“停车”走向产业化发展。
停的楼层越高价格越便宜
具体如何修建停车楼?刘民举例说,“可应用新技术新设施,充分利用停车场用地的立体空间来兴建立体停车楼。”他说,按照现有的情况,可在中心城区修建地上7层、地下3层的多层停车楼,如此可提供地面停车场约10倍的停车位,“在条件具备时还可以修建高层停车楼。”“停车楼采取分楼层差别化收费标准。”刘民建议,停车价格应有一个级差,越往上越便宜,以“鼓励车主将车停放到高楼层车位,利用价格杠杆让车辆停到地下和楼上去。”
同时,刘民认为,这些收费应该比普通停车场收费便宜。“比如在外面停放需花20元钱,停上面则只花6元、7元,还可以长时间停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