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的室内停车场,高高地竖着“行政学院站停车场”招牌,对外停放小型汽车、摩托车和电瓶车,这里起价2元/小时,全天最高收费10元,费用远远低于市中心一天动辄20多元的价格。
据停车场所在的成都龙泉驿洪柳社区刘主任介绍,该停车场去年10月紧随地铁开通对外投用,能容纳私家车300余量,非机动车近300辆,使用者多为居住在龙泉沿线、工作地点在中心城区的上班一族,周一到周五几乎满负荷运行,相当受自驾出门换乘地铁的市民欢迎。
据悉,除已投用的成都行政学院站、犀浦站和环球中心地下停车场外,还有5个“P+R”环城枢纽将围绕一、二、三、四号线地铁外围站点和大型公交枢纽同步建设。
在不久的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市民可以享受到更加便捷的“P+R”环城枢纽服务。
国内试行 北上广深已推广P+R
“P+R”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城市交通模式,近年来,我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也已纷纷开始尝试这种模式。
2010年,上海已建设和完善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浦东国际机场、虹口足球场、江湾五角场等60个综合交通换乘枢纽,并按规划同步配套“P+R”功能。重庆市目前共规划布局了68座“P+R”换乘车站,其中在建的已有17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