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成都落实“三大发展战略” 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
2014-03-06 17:07:54  |  新闻中心 成都商界财经消息 

深化合作之路

作为四川省的“首位城市”,在引领、带动周边城市的合作发展方面,成都一直动作频频。除共建产业园区外,城市之间的区域合作模式也逐渐延伸到其他领域和更高层面。

成都、德阳、绵阳、遂宁、乐山、雅安、眉山、资阳八市建立了“1+7”区域合作格局,签署《成都经济区区域合作框架协议》。随后这一合作模式又进一步将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纳入其中,形成“8+3”区域合作模式。在该合作框架下,成都与各城市在规划、工业经济、政府采购、交通、教育、旅游、城市水源地保护、金融等领域展开广泛合作。依托“首位城市”所具备的各项资源优势,成都力图发挥作为特大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的核心带动作用,通过与周边市州形成多方位合作的模式,引领和带动周边市州的发展。

去年7月,在成都经开区生产的64辆“吉利全球鹰”首次通过四川省第一个水运开放口岸——泸州港,经上海港出口到欧洲国家,完成了川内港口出口整车的滚装运输首航。这是成都经开区与泸州港通过签署《区港联动物流协议》建立起两地联动合作的尝试,通过这一合作,实现泸州港与成都龙泉驿物流中心的无缝对接。

而在商业流通、医疗、教育资源共享等领域,成都已与周边市州展开更为深入和广泛的合作。“此外,在跨区域工商注册、税收征管、统计核算、融资担保等领域,成都也与周边城市进行了一系列合作机制创新的尝试。”成都市经信委有关人士表示。

改革和发展并举

统筹城乡打造“升级版”

2013年3月,成都市公布《2013-2017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工作方案》,为新时期的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工作提供了“路线图”:成都将以更宽视野、更高层面、更大力度深入推进全市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工作,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着力打造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升级版”。

统筹城乡发展,首先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性障碍,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作为“国字号”试验区,成都的改革正在由浅入深,以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为动力,以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一体化为重点,加快构建和谐相融、协调发展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本文共7页 1234567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   作者 新华每日电讯
点击阅读更多【发展】新闻
义乌推出发红包等十大举措留人过年 率先稳岗留工促经济
六盘水打造“中国凉都”和“南国冰雪城”迈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四川省委书记王晓晖莅临圣善纺织调研指导
四川省委书记王晓晖莅临圣善纺织调研指导
聚焦绿色、低碳、特色产业 川陕革命老区打造地域特色“亮丽名片”
四川强调“两头抓” 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2020海内外华文媒体“魅力天府”南充行:零距离感受发展活力
2020海内外华文媒体“魅力天府”南充行:零距离感受发展活力
16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南充 点赞西充产业高质量发展
16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南充 点赞西充产业高质量发展
甘孜州乡城县:香巴拉并不遥远 写在洁白的现代藏乡
[下篇文章] 郫县德源镇投150余万元改造旧城风貌 在体现特色和提升水平上下工夫
[上篇文章] 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19日访华 将到访成都一所高中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