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成都新能源汽车出行不限号等政策或将推出 鼓励购买“成都造”汽车
2014-03-14 21:38:01  |  新闻中心 成都汽车车市报道 

3月12日,成都市正式发布《成都工业“1313”发展战略(2014-2017年)》规划,根据规划,到2017年,成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500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实现20000亿元(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电子信息产业将形成“三大聚集层”,全市构建起市、县、镇三级工业布局体系。

规划从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企业培育、投资促建、科技创新、财金环境等方面,分别对成都市2014年至2017年工作作出部署。到2017年,成都将增加工业发展空间60平方公里,并实施园区分级管理,形成市、县、镇三级联动发展格局。根据规划,成都将以产业为纽带,突破地域限制,推动区域联动发展,形成“大园区承载大产业”、“小园区发展特色产业”的新格局,积极探索电子信息、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新能源等产业“一区带动、多区联动”的集群发展模式。

规划提出,到2017年,成都的电子信息产业形成万亿产业,汽车、节能环保、食品、轻工成为千亿级产业。规划还对成都市重点发展的13个产业做出了各自的详细规划。

其中,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到2017年要达到万亿元,形成5个过1000亿元的产业集群,成都将以高新区和五城区为主要载体,打造“中关村”式创新创业聚集层;在二圈层选择一到两个区县,打造“华强北”式贸工技聚集层;以二圈层、三圈层及周边地市州为载体,广泛打造“昆山”式规模化生产聚集层。

汽车产业将在2017年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700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00亿元,整车产能200万辆,整车产量130万辆。以完善产业链为主要方向,重点发展乘用车产业链、动力总成产业链、新能源整车产业链、动力电池产业链。将研究制定购车补贴、新能源汽车出行不限号等市场促销政策,鼓励社会个人购买“成都造”汽车。

节能环保产业到2017年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40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0亿元,产业聚集度达到85%以上;食品产业到2017年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680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00亿元;全市轻工产业四大行业力争到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00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00亿元。

本文共1页 1
来源 四川日报  |   作者 冉倩婷
点击阅读更多【成都汽车】新闻
龙泉驿整车生产创产量新高 2017上半年实现“双过半”
龙泉驿整车生产创产量新高 2017上半年实现“双过半”
成都汽车产业迈向高端
汽车产业作为成都突出发展的产业 车企扎堆成都汽车城崛起
成都造汽车整装待发闯世界
成都造汽车整装待发闯世界
龙泉驿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速汽车产业城转型升级
龙泉驿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速汽车产业城转型升级
“成都造”汽车2015年前7月出口激增2.6倍
“成都造”汽车一汽—丰田普拉多、GX-7、川汽野马T70等出征南丝绸之路
《半月谈》 成都:“平地起跳”的千亿汽车城
[下篇文章] 成都三环内371个占道停车场今起可刷天府通卡
[上篇文章] 中国成都第五届自行车车迷健身节在崇州举行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