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里靠楼栽种的玉兰树长得很高,长满花蕾的枝条直接伸进了二楼阳台,仿佛就在早晨睁开眼睛那一瞬,那些紫红的花蕾像焰火一样“啪啪啪”地炸开了,早起上学的小朋友刚拉开窗帘便惊抓抓地叫:“妈、妈,快来看啊!”
也就是在这天早上,老夏通过电话发出邀请,周末去他家踏青。他操一口浓重的川南方言:“莺花又怕风光老,岂可教人枉度春啊!”这个醉心于田园梦想的没落诗人几乎在每个春花烂漫的时刻总是会发出这样的邀请,他认为能从同样有着乡村生活背景的我身上找到诸多共同的语言。上个周末恰好阳光灿烂,于是在那天早上我们驱车从成都出发,经华阳、过黄龙溪,然后抵达他位于半山腰的“家”。
这是老夏5年前租来的一个小小的四合院,火砖砌成的小青瓦房,主人外出务工了,闲着也是闲着,就每年三千块钱租给了他,房屋有个漏雨缺损什么的还有人修补修补,以免破败。除了屋子,还包含房前屋后的自留地,这把老夏乐坏了,当年寒窗苦读十余载终于跳出农门,最后发现自己原来还是寄居城市的游子,精神还是扎根在乡土之中,这屋子终于圆了他重返乡村的梦想。
我们到来的时候,田野上的油菜花开得正艳,像一条金色的河流向远方伸展,其间的竹林掩映的院落犹如金色河流中的绿色岛屿。老夏的屋前简直就是个春天的瞭望站,站在开满白色花朵的梨树前,山下的景色一览无余。屋旁居然还有一口池塘,产权并不是老夏的,但被他巧妙地利用了,他在靠近屋子的塘边栽种了一排高挑的芦苇,虽仍枯萎着,但水中芦苇的倒影以及飘零水面的梨花却显现出别样的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