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成都2014年第一季度GDP2320.2亿元 做强县域经济 夯实发展之底
2014-05-10 21:02:14  |  新闻中心 成都商界财经消息 

4月28日,成都公布一季度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20.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8%。在这份亮眼的成绩单中,县域经济的突飞猛进成为成都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新亮点:中心城区以外的二、三圈层区(市)县GDP总额为1061.5亿元,占到全市经济的半壁江山。

全面贯彻落实省委“三大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改革创新 转型升级”总体战略,坚持以“五大兴市战略”为抓手,积极做强“多点多极支撑”,加快建设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县域经济发展呈现蓬勃之势。在2013年公布的2012年四川“十强县”中,全省十强成都独占7席,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遥遥领先与成都在全省的“首位城市”地位完美呼应。比数据更让人兴奋的是县域经济结构。位于龙泉驿区的成都汽车产业、位于双流县的新能源、电子信息产业、位于青白江区的现代商贸物流等一个个产业定位清晰、发展集聚,让这些二圈层区县继续保持了高速发展势头;而位于金堂县的节能环保产业、位于新津县的新材料产业、位于崇州市的消费类电子产业等,又让三圈层市县有了加速推动“尾雁快飞”的发动机。

“郡县富,天下足”。县域是经济最基本的运行单元,县域强则底部实。一区一主业的错位发展,创新驱动的高端引领,城乡一体的深度融合,县域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正在为整个成都经济的发展快马加鞭。

一区一主业 向产业链要竞争力

核心提示

在今年3月召开的全市工业和科技工作会议上,全新的“1313”战略明确了2014—2017年成都工业版图:分布在不同县域的13个优势产业将重点推进,成为县域经济加速发展的引擎,也构成了整个成都产业经济的发展体系。

近年来,“一区一主业”的产业发展模式让成都工业经济成绩亮丽:2013年,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成都工业发展增速排名第二,总量排名第七,超越了东部的南京。通过各地工业经济差异化、集约化打造,我市逐渐引领产业从集中发展向集群发展过渡,初步形成了相对系统完整的产业链集聚。

本文共6页 123456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陈泳 陈方耀 李颖
点击阅读更多【GDP】新闻
2019上半年四川GDP20517.2亿元 同比增长7.9% 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6个百分点
2019上半年四川GDP20517.2亿元 同比增长7.9% 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6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2018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6.7%
成都2018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870.68亿元
2018年成都GDP预期增速为何瞄准7.5%?
2017年四川省GDP36980.2亿元同比增长8.1%
成都2017上半年GDP破6000亿元 同比增长8.2% 高于全国1.3个百分点
成都2017年一季度GDP2968.5亿元 增长8.2%
2017年成都市GDP实现12170.2亿元同比增长7.7%
2017年成都市GDP实现12170.2亿元同比增长7.7%
[下篇文章] 8号平台·成都青年创业沙龙 支持青年创业 导师学生手拉手
[上篇文章] 成都首个12355青情家园落户高新区 青少年权益热线66352255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