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产业带动县域经济,最终推动成都经济快速发展,我市龙泉驿区的数据最具说服力——该区2013年经济总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工业税收跃居全省区(市)县第一(成都高新区除外)。2013年,该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7亿元,同比增长19%,绝对值跃居全省第一,对全市的贡献率达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41亿元,总量也同时登上全省“头把交椅”,对全市规工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6.4%;财政指标取得新突破,其中以汽车为支撑的规上工业利税总额达467亿元,绝对值领跑全省。
从“全省十强”到“领跑全省”,龙泉驿区的蜕变源自其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作为成都市的汽车研发制造产业基地,龙泉驿区朝着“世界级、万亿级的国际高端产业基地”目标不断进取,继全产业链突破千亿大关后,2013年该区汽车纯制造业完成了第二个千亿梦。2013年,龙泉驿整车制造持续倍增,年产量达72.3万辆,产量占全市比重超9成,占全省比重近90%。同时,一大批汽车零部件项目扩能增效、投产达产,本地配套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
有了产业的强势支撑,龙泉驿经济的“底盘”持续壮大,质量与效益全面提升。2013年,该区财政“三大指标”集体破百亿,财政总收入183.5亿元,地方财政可支配财力124.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00.9亿元,增幅均超过了20%;地方税收和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双双跨过40亿元“门槛”,增幅分别在全市居第一和第二;固定资产投入、社会消费和出口创汇“三大需求”也持续加快增长,分别达到500.9亿元、92.1亿元、6亿美元。“车城”龙泉驿完成了令人震撼的追赶跨越。
和龙泉驿区的汽车产业一样,我市的13个主导产业也在为加速县域经济发展,夯实整个成都经济全力推进。
4月9日,新津县举行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济宁鲁晨、雄港玻璃、厦门吉源等一批新材料产业知名企业集中签约落户,为成都新材料产业基地再添生力军。“新津县是成都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在产业政策、产业基础、产业集聚等方面均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济宁鲁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培勇表示,成都市“一区一主业”的功能布局、雄厚的产业基础,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配套能力,都成为该项目最终落户新津的关键因素。此次公司将采用从德国引进的先进技术,投资12.5亿元在新津建设目前国内领先的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项目,主要经营芳纶及碳纤维等高性能复合材料及芳纶浆粕、造纸、摩擦材料等新材料,面向西南并出口欧洲市场,为成都新材料产业再添生力军。
十几天后,位于金堂县的成都节能环保产业也有大动作——4月28日,总投资达34.98亿元的21个项目集中开工,包括浙江金茂钢结构有限公司总投资5亿元的环保装备制造及重型钢构生产项目、成都中宏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的高速铁路声屏障制造项目等。这些项目几乎代表了目前国内节能环保领域的最高水平,达产后预计每年新增销售收入59.4亿元,上缴税收2.48亿元以上,同时进一步提升成都节能环保产业基地的承载力和吸引力,更好地促进产业高端集聚。
在节能环保产业的推动下,金堂县已连续三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速位居全市三圈层前列,2013年节能环保规模企业增长25.17%,对全县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90.7%。2014年1-3月,基地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32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33.57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0.9亿元,实现税收1.8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