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豆腐块”也变化多端
欧阳荣华向记者介绍说,川剧净角分为“大花脸”和“二花脸”,而丑角就叫“小花脸”或“三花脸”“丑脸子”。“虽然川剧丑角的脸谱上都有一个‘豆腐块’,可每个丑角人物的‘豆腐块’又根据其性格、身份、行为、年龄等不同特征,画出不同的形状。”他向记者进一步解释道,丑角人物角色包罗万象,上至皇帝,下至平民;有奸猾的小人,也有善良可亲的角色。这些丑角,或幽默风趣,或愚蠢滑稽,或诡计多端,一肚子坏主意。丑角脸谱上的“豆腐块”有方、圆、三角、倒八字、菱形、元宝形,再配上不同的眉、眼、鼻、嘴以及表情动作,表现出各种不同的人物性格特征。他们脸上的那块白,按不同形状分别被称为“豆腐干”“猪腰子”“姜糖块”“眼镜圈”“鞋底板”等。虽然都只有一块白,但又白得各有意趣。
他笑着告诉记者,鼻梁上的“豆腐块”一般方形、长方形的,多用于纨绔子弟、势力商贾、刁恶师爷之类的角色,如《做文章》中的徐子元,《王三巧》中的萝德,《玉支玑》中的包有功等。他特别强调,长方形丑角脸谱用途较广,但区别人的好与坏,多在眼、眉间酌变化。淫荡市侩如《西关渡》中的陈采,勾“三角眼”,眉细而长;风流倜傥、心地善良者,则眉、眼勾法,平而直,白粉涂绘缩小,如《红梅阁》中的李子春,《游虎丘》的祝枝山等。另外一种爱弄拳棒的恶霸少年。如《挑帘》中的西门庆,亦用此脸谱,惟眉、眼粗而直立,即从性格出发加以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