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川剧经典折子戏《秋江》丑角脸上为何总有一块“豆腐块”?
2014-05-31 14:10:38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一块“豆腐块”也变化多端

欧阳荣华向记者介绍说,川剧净角分为“大花脸”和“二花脸”,而丑角就叫“小花脸”或“三花脸”“丑脸子”。“虽然川剧丑角的脸谱上都有一个‘豆腐块’,可每个丑角人物的‘豆腐块’又根据其性格、身份、行为、年龄等不同特征,画出不同的形状。”他向记者进一步解释道,丑角人物角色包罗万象,上至皇帝,下至平民;有奸猾的小人,也有善良可亲的角色。这些丑角,或幽默风趣,或愚蠢滑稽,或诡计多端,一肚子坏主意。丑角脸谱上的“豆腐块”有方、圆、三角、倒八字、菱形、元宝形,再配上不同的眉、眼、鼻、嘴以及表情动作,表现出各种不同的人物性格特征。他们脸上的那块白,按不同形状分别被称为“豆腐干”“猪腰子”“姜糖块”“眼镜圈”“鞋底板”等。虽然都只有一块白,但又白得各有意趣。

他笑着告诉记者,鼻梁上的“豆腐块”一般方形、长方形的,多用于纨绔子弟、势力商贾、刁恶师爷之类的角色,如《做文章》中的徐子元,《王三巧》中的萝德,《玉支玑》中的包有功等。他特别强调,长方形丑角脸谱用途较广,但区别人的好与坏,多在眼、眉间酌变化。淫荡市侩如《西关渡》中的陈采,勾“三角眼”,眉细而长;风流倜傥、心地善良者,则眉、眼勾法,平而直,白粉涂绘缩小,如《红梅阁》中的李子春,《游虎丘》的祝枝山等。另外一种爱弄拳棒的恶霸少年。如《挑帘》中的西门庆,亦用此脸谱,惟眉、眼粗而直立,即从性格出发加以变化。

本文共4页 1234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成都日报
点击阅读更多【川剧】新闻
感受川剧之魅:“家在成都”川剧艺术分享会
感受川剧之魅:“家在成都”川剧艺术分享会
看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卓文君》如何创新演绎经典爱情故事
廉洁主题川剧《草鞋县令》即将在成都首演
成都市川剧研究院新编红色谍战传奇川剧 《天衣无缝》昨晚首演
成都市川剧研究院新版川剧《尘埃落定》启动全国巡演
《蜀韵传香——刘芸川剧艺术成就展》回顾展示刘芸川剧成就
川剧大师阳友鹤纪念馆开馆 位于成都市郫都区古城镇古城村
成都四月好戏连台 看川剧与流行音乐跨界
[下篇文章] 经典与民俗中的成都端午 《诗经》时代的中原遗风
[上篇文章] 武侯区图书馆浓情进社区在红牌楼北街广场展开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