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羊区,“15分钟民生服务圈”让人倍感温馨。走出家门不远就有便利超市,社区服务中心可办理社保、就业、救助手续,社区警务室也可办各类户籍、证明和证件手续,想“充电”有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电脑室、图书室,就医可到社区卫生服务站……依托区、街道、社区三级网络,在青羊区,大部分居民都能在步行15分钟的距离内享受到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务。
深度解析>>>
全国首批民生改善典范区
前不久,在由人民日报社人民网主办的“2014城市发展质量暨全国民生改善典范城市表彰仪式”上,青羊区凭借在文化建设和医改惠民两方面的突出成效,从全国众多参评对象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首批民生改善典范区”。
通过案例征集、专家评议、网络投票、媒体评测等众多环节,青羊区践行“群众主体工作法”,为老百姓办实事、惠民生的成功案例获得全国专家组充分肯定。的确,从“民情信使”到“菜单式”公共文化服务;从“治未病”特色中医保健到阳光民意评警等,这些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社区服务配套,如今已成为青羊居民生活中的一种常态。
青羊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区坚持打造“民生政府”,各部门在民生领域进行了大量创新性尝试,持续推动民生服务创新,积极开展以街道管理体制、社区管理体制、社会管理体制为核心的社会管理创新改革,打造“现代化幸福青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