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成都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小规模 组团式 生态化
2014-07-02 21:47:48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成都生活 

“大家都晓得,除去人员工资、保险,以及设备购买等,基本没有赚头。”韩忠说,这位村民的奉献精神,让大家敬佩。环境的变化,促进了村民素质的提高。新农村综合体建成后,村民捐出了自家的树木,栽种在院落中,现在如果有人向沟渠中扔杂物,马上就会有别的村民过来制止。

乡村农家客栈 村民准备加盟

湖上穿行着乌篷船,湖畔遍植玫瑰、熏衣草……青杠树“小组生”项目建设,还催生了不少乡村美景,青杠树村8号点位和9号点位之间的“香草湖生态湿地”,以前是一片“下湿田”,现在摇身一变成了沙西线旁一景。

今年端午节牵手儿童节,青杠树村也再次成为游客追捧的对象,休闲度假的人们奔着迷人的田园风光而来,泛舟香草湖,骑游乡间路,湖边垂钓,游览农耕博物馆。村民邱应章承包的田园坝坝筵,端午节期间,接待游客1000多人次。

在外搞了多年建筑的邱应章,是村里有名的能人,当村里将总面积逾千平方米的田园坝坝宴、田园乡村客栈等旅游资源拿出来招标时,他义无反顾地回村创业。“仅装修一项,就花了200多万元,这是我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投资项目。”准备大干一番的邱应章,与朋友联手投资,如今拥有餐饮、休闲、住宿一条龙的服务项目。

“咱们村正在积极创建国家4A景区,旅游的标识标牌正在完善,村里还积极引进旅游项目。”村民程家荣谈起村里正在谋划的旅游业也是头头是道,他想等乡村连锁客栈模式成熟了,再将自家整栋房屋全部打造成乡村农家客栈。

本文共11页 1234567891011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赵一
点击阅读更多【城镇化】新闻
四川省统计局调查农民工不愿“农转非”首因 城市生活成本高
四川省统计局调查农民工不愿“农转非”首因 城市生活成本高
培育区域中心城市成都面临双重机遇 四川5市10县开展省级海绵城市试点
青白江区弥牟镇深化改革 在城镇化进程中保障民生
《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解读 全面放开成都之外城镇落户限制
集约发展是关键 城市空间结构优化 成都如何选择?
2015四川省城镇化工作会议 到2020年四川省城镇化率达54%左右
四川城镇化工作会确定棚户区改造等2015年重点工作
成都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小规模 组团式 生态化
[下篇文章] 成都经开区东拓区全球最大特种石墨制造与加工项目全面开工
[上篇文章] 中国新津国际名校赛艇挑战赛新闻通气会:国际名校赛艇挑战赛有望永久落户新津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