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李劼人著作各类成都民俗一应俱全 不愧为“民俗百科全书”
2014-11-10 12:09:44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端阳是三大节气之一,万万不可胡乱过去。即如伍家之穷,也与其他穷人一样,在五月初二,就打起主意:把伍大嫂首饰中剩下的唯一银器,一根又长又厚又宽、铸着浮雕的张生跳粉墙的银簪子拿去当了,包了四合糯米的粽子,买了十二个盐鸭蛋,十二个白鸡蛋。到初五一早起来,将一绺菖蒲、一绺艾叶,竖立在门前;点燃香烛,敬了祖宗,一家人喜喜欢欢地叩了头,又互相拜了节,坐在桌上,各人吃了粽子、蛋、白煮的大蒜,又各喝了杯雄黄烧酒。伍太婆将酒脚子在安娃子额头上画了一个王字,两耳门上也涂抹了一些,说是可以避瘟。伍大嫂在好多日前,已抽空给他做了一个小艾虎和一件小小的香荷包;伍平又当天在药铺里要了一包奉送买主的衣香,装在香荷包里,彤给他戴在衣襟的纽门上。”这些内容十分丰富的节前准备,足以看出成都人对端阳节的重视。

文学评论家张义奇告诉记者,除此之外,李劼人在名作《大波》和《天魔舞》中也曾为读者讲述成都人的端阳节:“根据书中记载,成都人这一天还会在锦江上划龙舟、抢鸭子,非常热闹。端阳划龙舟是成都非常重要的民俗之一,盛大程度仅次于四月十九大游江。”

说中元

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由于这一天已是秋天,许多农作物已经丰收,所以老百姓选择在这一天扫墓、烧纸钱祭祀祖先,并向祖先汇报一年的收成。李劼人在《大波》中写道“中元祭祖,在当时的四川习俗中,是一件家庭大事,它的意义好像比清明、冬至的扫墓、送寒衣还重要。”

本文共3页 123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祝丹妮
点击阅读更多【李劼人】新闻
李劼人:方言写活老成都 友善助人传佳话
菱窠路小学举行参观李劼人故居文化活动
名人故居串起成都文化游 李劼人故居修旧如旧
电视剧《大波》成都电视台一套首播 向李劼人致敬
李劼人《暴风雨前》:茶铺是成都的特景 河水泡茶别有滋味
成都城市格局百年如一 老古迹在李劼人笔下甚是鲜活
东大街、三圣巷、总府街一条条老成都街道 在李劼人笔下活了起来
李劼人著作各类成都民俗一应俱全 不愧为“民俗百科全书”
[下篇文章] 苏东坡研究者、作家张花氏推出新作《与苏东坡分享创造力》
[上篇文章] 新津县花源镇东华村2000余户散居村民喝上自来水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