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实施后有什么变化?
赋予学生考试的选择权,由学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可以文理兼修、文理兼选。
考试成绩以“等级”或“合格、不合格”呈现。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以等级呈现,其他科目一般以“合格、不合格”呈现。以等级呈现成绩的一般分为五个等级,位次由高到低为A、B、C、D、E。
学校要为每位学生建立综合素质档案,包含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综合素质评价,高校将参考评价情况招生录取。
教育部16日公布两项政策,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重要指标加入高考人才选拔机制,力图使高考这一人才选拔制度从只看“冷冰冰的分”,到关注“活生生的人”。
作为《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重要配套政策——
1《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规定,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分为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
2《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则赋予学生考试的选择权,由学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可以文理兼修、文理兼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