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滋养了文化,也滋养了文化人。古往今来,数不胜数的文人墨客与水相伴,与水为邻,从而留下了美不胜收的锦绣文章。仅以唐宋为例,写过成都之水的著名诗人就有李白、杜甫、张籍、刘禹锡、岑参、薛涛、韦庄、陆游、范成大等。其中杜甫与蜀水最密切,他于安史之乱后来成都,定居浣花溪。家在水中央,出门就见水。在他写成都的257首诗歌中,与水相关的就达150首。诗人们对水的讴歌,把成都的水文化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水做的成都秀美而瑰丽。如今,那些浓缩着成都江河水文化的遗迹已融入了历史的星空,唯有尚存的百花潭、合江亭、望江楼以及众多与水有关的街名,仿佛依旧在述说这座城市与水的亲密关系。
去年,位于成都体育中心南侧的一次考古发现,纵贯千年的东华门遗址横空出世,消散在历史长河中的摩诃池也揭开了面纱。那一池水凝聚了从隋朝开始的千古风流,也见证了成都文化的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