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从汉到清两千多年历史的深度与厚度,因东华门遗址的横空出世,增添了新的色彩。汉唐的道路,宋代的庭院,明代的瓷器碎片,它告诉我们的不仅是一个时间向度的历史诉说,更是两千多年的文华风流在今天的历史重现。杜甫、苏轼、陆游、花蕊夫人的千古吟唱让摩诃池的烟云至今在成都飘荡。虽然,摩诃池的水光早已敛去,但千古文华风流将一直流传下去。今年,东华门遗址公园将开建,又一历史文化地标将在市中心诞生。
秦汉
从秦代开始,东华门一带就是成都的政治中心。
东华门自古是成都核心区
李冰时期,将成都“市”迁至成都城外“二江”之间, 形成“两江珥市”的格局,从此开始了成都作为商业大都会的提速发展。
1970年代,成都天府广场钟楼破土动工时,曾发现一头石兽,因其太大,加上施工急促,便予回填,石兽又深埋于钟楼下。2010年钟楼拆除,原址即将建四川大剧院。2012年底,考古人员在此发掘出石犀,同时在这里发现了大面积的官府遗址,发现了大量的瓦当和铺地砖。瓦当上多有铭文,分别是“大富昌”、“大富贵”、“千万”;铺地砖上铭文有“长相思”、“富贵”等等。这些铭文反映出当时人臣贪图富贵的普遍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