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罗家宽:走出夔门,回望巴蜀 画到妙处静气生
2015-01-17 22:35:05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记得在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3周年美术特展上,展示了罗家宽的《红叶动秋声》《荷塘自清幽》等上百幅佳作,义卖价格从1万元到10多万元不等,所得资金全部捐赠给地震灾区。

身为中国残疾人书画联谊会的负责人,罗家宽多年来致力于公益事业,这是他不同于美术界中人的地方。第13届残奧会上,罗家宽延绵长达几里之长的画作《云谷飞瀑》,曾作为残奥会宣传招贴画,在长安街悬挂了半年之久。罗家宽说:“艺术的境界不光是技法,还有身心修为,这样才会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对弱势群体的关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去年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我在陕西会馆采访了罗家宽。看着四周悬挂的本土画家作品,他一直沉默不语,眼光有些让人捉摸不定。他说:“我20岁时第一次见到陈子庄,其实第一场陈子庄个人作品展并非是1988年由中国美术馆举办的,而是1983年在成都市东城区文化馆举办的。我学过装裱,与装裱师刘成一等人一道,完成了子庄先生100件作品的装裱……展出了十几天,引来不少人关注。”“我喜欢读书,喜读无字之书。人,就是一本无字之书。”“人的生命在于呼吸,艺术生命在于吐纳……陈子庄先生的画作即体现出这一点……”

多年磨砺,罗家宽成了艺术多面手,金石篆刻壁画皆通,更以花鸟山水和佛像著称。他的画深得巴蜀气韵的滋养与熏陶,花鸟天然成趣、山水禅意隽永、佛像法相庄严,显出内在的高洁取向,形成清静淡雅、自然性灵、天真意趣的艺术风格。这种艺术取向与当今美术潮流相去甚远——既没有都市的喧嚣与浮躁,也没有物欲的追逐与烦恼,更没有内心的分裂与痛苦,有的只是纯粹的艺术追求和脱俗的审美境界:随喜、自在和静泊。在这个急功近利、瓦釜雷鸣的时代,这种出淤泥而不染、不迎合、不媚俗、尊崇自我天性的艺术追求就显得弥足珍贵。也正是因着这种鲜明的艺术个性,罗家宽在当代国画界独树一帜。

本文共6页 123456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成都日报
点击阅读更多【罗家宽】新闻
罗家宽:走出夔门,回望巴蜀 画到妙处静气生
[下篇文章] 千古风流东华门 自古是成都核心区
[上篇文章] 成都创新驱动都市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