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老成都风情》系列纪念邮封 戴树良:聊寄一张“老成都”
2015-02-01 13:49:17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采访手记

成都和四川很多地方颇具相似度的那些民俗、民谣,在现代高科技与物质繁华中,已然从城市中心被挤到了城郊,甚至渐渐淡去。作为一名80后,我对“丁丁糖”“竹风车”“南瓜花叫姑姑”这些充满了童年欢乐的民俗还不算陌生,但与90后与00后们交流这些场景时,他们脸上挂着的,更多是茫然与陌生。不过对于iPhone和iMAX,他们的兴趣度和熟悉度却让我感到汗颜。

打开戴树良创作的《老成都风情》系列纪念邮封,那些久违的童年记忆慢慢复苏,画面上无忧无虑的童趣让我真心地笑了许久。不过仔细数了一下,在18枚邮封记录的民俗中,只有一半我曾经历过。采访结束,我带着这套邮封回家给我母亲看,她难得地激动了许久,因为我未经历过的另一半民俗与童谣,在她的童年全部亲身经历过。

戴先生说,这些老成都风情中的童谣、童戏与民俗,还原了在以农耕文明为主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精神与物质的需求,表达的是成都人骨子里面崇尚自然、热爱美好生活的气质。现代社会科技发展迅速,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反而刺激了人们对闲适安逸的向往,成都也因独具特色的“慢生活”与“休闲”,成为外地人神往“闲适安逸”的目的地。那种慢与休闲,其根源与精髓,就是成都多年积淀下来的城市文化与民俗风情。

在这套邮封中,第一张选取的是成都最著名的童谣儿歌《胖娃儿胖嘟嘟》:“胖娃儿胖嘟嘟,骑马上成都,成都又好耍,胖娃儿骑白马,白马跳得高,胖娃儿耍关刀,关刀耍得圆,胖娃儿坐海船,海船倒个拐,胖娃儿要下海。”戴先生说,这个“好耍”,简明扼要却又鲜明突出地将成都的城市吸引力表现得淋漓尽致,“它很能代表成都。”

本文共5页 12345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吴亦铮
点击阅读更多【老成都】新闻
从提督街到棉花街 老成都最繁华的地段
从提督街到棉花街 老成都最繁华的地段
《老成都风情》系列纪念邮封 戴树良:聊寄一张“老成都”
老成都记忆:新南门东丁字街华瀛大舞台
[下篇文章] 邛崃31个产业重建项目全面开工 推进一三产业互动融合发展
[上篇文章] 徐悲鸿的青城山画缘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