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新都街道大力推进四改六治理 农村蜕变成田园风景画
2015-02-10 19:18:13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成都生活 

今年已经75岁的刘成华奶奶是新都街道五里村5组土生土长的村民,自从大孙子的孩子落地,这一大家子迎来了书中描述的令人羡慕的四世同堂的生活。刘奶奶一家四代人同住在两层高的自家农家小院里,房前是一个宽敞整洁的院子,阳光一路照进院子,晒着地上簸箕里的青菜和萝卜皮。院墙外的空地上,用火砖砌成的椭圆形花台里,腊梅开得正好。房院的一旁,是一片竹林,竹叶如粽叶一般宽大。每年夏季,竹林下冒出头的肥硕的鲜笋,脆嫩可口,是刘成华自家农家乐里的招牌菜,前来的客人总会点上一份尝鲜。无需言语,光是眼前的这一幅不加修饰的景象,就是刘成华一家美好生活的天然写照。

“环境越来越美了,生活也越来越好了!”这是刘成华老人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每当讲起如今越来越红火的生活,刘成华总是不由得先提起环境的变化。的确,在五里村,日益变美的农村环境和村里逐渐引进并发展起来的产业,是村民们日子蒸蒸日上的源泉。

若时间退回到2013年初,五里村完全是另外一幅景象。“原来这条路就是泥巴路,下雨全是泥,出太阳就全是灰,车子从门前过,我都想把院子门关上。”与刘成华奶奶家住隔壁的村民周顺英指着门前如今宽敞整洁的水泥路回忆。如果不是当地人形容,很难把如今环境优美、整洁卫生的五里村和村民们记忆中道路坑洼、污水横流,垃圾随处可见,恶臭阵阵飘散的昔日五里村联系到一起。从无序到有序,从脏乱到整洁美观,五里村仅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这样的蜕变。

2013年,作为新都区委、区政府所在地,新都街道发挥重点街道作用,创建“美丽乡村”,以“环境做美”为目标,积极探索实践“治理新都”新路子。于是,位于新都街道西北方向宝光5A片区内,毗邻宝光寺1公里的五里村,成了率先进行环境治理和风貌改造的村庄。

本文共5页 12345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成都日报
点击阅读更多【四改六治理】新闻
成都市金牛区6月底前拆除所有楼顶违法招牌
成都2016年改造棚户区1.6万户“黑化”中小街道220条
金堂县不到一年时间完成70个老旧院落改造覆盖全县10个乡镇
成都高新区“四改六治理” 一场以民意为本的民生实践
成都四改六治理推进架空缆线下地 金陵横街、电信南街、倪家桥路等71条街道告别“蜘蛛网”
没有合法手续 武侯区簇桥街道龙井社区簇桥广场居然变商场
温江区加大背街小巷环境卫生治理力度
新都街道四改六治理 硬件档次上去了 居民腰包鼓起了
[下篇文章] 余秀华 穿越太多的微信感动你 新媒体广泛传播 带来诗集销售热潮
[上篇文章] 《夜孔雀·如果没有遇见你》黎明余少群川剧怎么学?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川剧名角给您揭秘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