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小街道分割围合、路网密度较高、街区规模50亩左右、公共服务设施就近配套的开放街区模式。小街区模式注重土地功能复合利用,片区交通以公共交通为载体、具备良好的慢行交通条件,街道尺度宜人,可以提供更好的空间资源条件。
“以提升城市品质为抓手,提高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水平。”在2015年的工作安排中,成都市针对这个任务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坚持一流标准,推动城乡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互联互通,强化重点区域改造,加强“小街区规制”规划建设,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构建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的网络城市群发展格局。
首次提出“小街区”概念
首次提出的“小街区”概念,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及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之一,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成都晚报记者从成都市规划局了解到,为贯彻这一理念,正在积极研究制定小街区规划的技术导则,作为建设生态宜居成都、提高城市内部微循环能力、增强城市活力的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