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存100元,可以当200元用!”“预存1000元,今后消费就可以打八折!”在日常消费中,尤其是健身房、咖啡馆、美容院和餐厅等,商家们经常采用预存消费的形式进行促销。这种消费方式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欢迎:一是觉得划算,二是消费完直接在卡上扣钱就可,比较方便。 但是,连日来,本报“3·15”特别行动热线86613333-1陆续接到多起投诉,投诉内容都是:预存的钱还没消费完,商家就关了门,老板也找不到了。这剩下的钱,该找谁来退?
成都市工商局和成都市消协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年来预付卡消费纠纷增多,购卡办卡时务必多个心眼儿。
去年12月22日,市民唐女士在一品天下大街“蓝馆”西餐厅看到一则优惠信息:预先充值2000元,赠送1000元。“换句话说,2000元当3000元用”,这样的优惠幅度,让唐女士觉得很划算。此外,这家西餐厅还提供棋牌娱乐。唐女士家住一品天下大街附近,想着春节即将到来,家人亲戚反正也要找茶楼搓麻将,唐女士决定办张卡。唐女士提供的两张小票显示,当时她刷卡预存了2000元,加上赠送的1000元,充值卡显示金额为3000元。然而,让唐女士没想到的是,十天之后,当她前往这家餐厅用餐时,发现餐厅已经关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