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有轨电车每公里综合造价约为1.5亿元,该价格包括直接工程、间接工程和附加工程造价,约为地铁的1/3至1/5,建设周期约为地铁的1/3;其载客量也远大于常规公交。”但有人也许质疑:为什么不跟地铁比容量,跟公交比造价?“完善的城市立体交通体系,需要针对不同的客流量采用不同的交通工具。”这是胡基士给出的答案。
成都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税彦斌也非常赞同这样的说法,他告诉记者去年初成都已着手启动《“四网合一”公共交通体系规划》,通盘规划地铁、现代有轨电车、快速公交、常规公交交通体系。项目研究过程首先将成都市域范围划分为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双核”,及东升新城、天府新区、龙泉新城、新青新城、北部商贸城、郫县新城和温江新城6个组团走廊。然后通过规划各走廊用地、人口规模以及与中心城联系紧密程度,测算各走廊客运需求量,并将客运需求量分配到走廊的各条通道上,从而确定各通道需采用的大运量公交模式(有轨电车或快速公交)。
胡基士说,成都发展包括有轨电车在内的轨道交通,不仅可以有效解决成都市的交通问题,同时还可以带动成都市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