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4】 总府路站 服务细节缺失
线路:4、8、53、58、81
记者调查:整个站台占地面积不小,长约70米、宽约3米;不过,配备的站棚显得异常迷你,仅约10米长、宽约20厘米。记者分别在10时和18时许两次观察,发现这一站台的乘客超过40人时即会出现拥挤,甚至有人走下站台站在机动车道上。与其他车站有所区别,拥挤人群全部集中于站棚覆盖区域,两头却异常空荡。
乘客声音:“站在前面站台根本坐不上车。”市民林女士说,公交车通常不会在最前端停放上下客,等她从最前端跑来时,公交车都已经出站了,“要么挤在中间,要么就只能站在机动车道上了。”对于乘客的说法,记者进行了观察。发现进站的公交车多是比齐站棚停靠,而非停靠于站台的最前端。
专家点穴
蒋阳升教授:公交想要提升吸引率,候车的环境本身就很重要。尤其是设于中心城区CBD区域内的站点,更应当做好细节。建议延长站棚的长度,既是对服务的提升,又能提高整个站台的利用率。
【站点5】 人民北路站 未考虑乘客特性
线路:15、28、34
记者调查:站台长约20米、宽1米多。上午11时许记者去到该站台时,站台乘客36人。其中,有7位站立在快车道上候车。
乘客声音:记者观察的时段里,乘客多数是计划搭乘15路前往新都区大丰镇。其中10位都提着大小不一的随身物品,十来个大小包几乎占据了一半站台。昨日来荷花池进货的梁女士无奈地说,“没法,带着包站在后面的话,车来了挤都挤不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