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丝路重焕荣光
早在商周时期,古蜀便初步发展了与印度地区的陆上交通,成都丝绸通过上缅甸、东印度阿萨姆地区传播到印度和中亚、西亚以至地中海地区,这条国际贸易线路便是《史记》所说的“蜀身毒道”,也就是今天的“南方丝绸之路”。
2013年5月国务院李克强总理访问印度期间提出的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构想,得到印度、孟加拉国、缅甸三国的积极响应。这一经济走廊的建立使得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成都作用凸显。
成都也积极加强与这些战略沿线城市的交流,比如清迈市,其发达程度仅次于首都曼谷,清迈国际机场是国际航班抵达泰北地区的门户,并有铁路贯通清迈和南面的曼谷及北部的市镇。中国计划将滇南铁路自云南昆明南下出境,其中一个方案是接连清迈市。
印度来蓉设领,也意味着成都“南向”开放的又一突破。目前,南亚已有两个国家(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在蓉设立领事机构,印度将成为第三个。这将使成都融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更加便捷,进一步扩大成都与南亚的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也将为中国西部和南亚之间的交流合作搭起又一座桥梁。
不仅如此,已在蓉设领的这些国家中,泰国、新加坡、巴基斯坦、斯里兰卡、以色列、波兰均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国家。扩大与这些国家的友好合作与交流,将助推成都走在内陆开放的前沿,有利于成都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和更大影响。
(原载《第一财经日报》2015年8月5日第三版,本文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