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状况、生活困难、意外受伤……长期以来,群众隔三差五为这些反映自身生活状态的事跑到社区开各种证明。“群众觉得跑来跑去麻烦,事实上,开这些证明也令我们基层组织苦恼。”由于权限不明确,社区公章成了包办万事的“万能章”。对此,社区感到左右为难:若盖章,这些事大多都是与社区职责无关的事项,而且有些涉及个人隐私的情况,社区根本不可能有能力证明。但如果不盖,又会令群众办事遇阻,觉得办事部门和社区之间在踢皮球。
日前,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发出《进一步明确民生领域证明材料清理规范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一条明确,除法律、法规明文规定外,成都各级各民生部门不得再要求村委会、居委会开证明。社区的“盖章烦恼”,有望得到解决。
各种证明让社区尴尬
公章成了“万能章”
为了证明“我的药店就在这里,而不在那里”,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的居民郑小香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她在天府新区经营一家药店,办理审批事项时,需要证明营业执照和经营场所一致,也就是地址证明。“我的药店就在这里,所有人都看得见,还要怎么证明?”为了拿到地址证明,郑小香只能先找房东拿着房产证到社区和派出所去开证明,一开始房东嫌太麻烦不乐意,好说歹说去了,社区工作人员感到很诧异,“你开药店的地址也要我们去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