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这些分析,系统便可计算出学生的挂科可能性,类似于“电磁场与波有87.5%的可能性挂科”这样的信息就会推送给辅导员,由辅导员介入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
5 如何保护隐私?
不强调个人情况对异常状况提供人文关怀
通过数据挖掘获知学生在校行为记录,这是否意味着学生的行踪被监控,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其实不然。教育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连德富强调,如今,“大数据”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学校做数据收集,不会去强调每个人的情况,而是察看学生整体的学习生活状况,及时预测预警学生异常状况,为学校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比如,根据学生就业能力情况,学校及时开展个性化引导,提升学生就业水平;根据学生实际消费情况,找出隐性困难学生,提升学校人文关怀等。